中國日報網2月15日電(記者 程爾凡) 2月14日下午,由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訪活動走進北京市朝陽區,一眾中外媒體記者探訪了觿堂文化智庫(觿堂),在聽古琴、看魔術、欣賞京劇和中國功夫的同時,感受到了
新京報訊(記者 曲筱藝)即使不出北京,十一期間趁著秋高氣爽,騎著單車,在二環胡同里轉悠也是一件快事。不過,作為生活工作在北京的人們,你們真的了解北京的故事嗎?不如就在假期,參與一次本地深度游,在大師、學者或者人氣講解員的帶領下,好好領略北京的古建筑、文化和悠久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蘭德華 通訊員許燕學 市民們在王致和腐乳科普館體驗非遺技藝。(資料圖) 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設立為“文化遺產日”。在2022年的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記者從北京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了解到,這個擁有353年歷史的老字號非遺
癸卯新春來臨之際,首都圖書館依托館藏資源和品牌活動陣地,精心策劃“書香北京 閱啟新春”春節主題系列活動30余場,通過“賞年俗 承傳統”“學非遺 傳文化”“閱好書 啟新程”“獲新知 廣博識”“搶福袋 迎吉祥”等五大特色活動,涵蓋展覽、講座、非遺體驗、故事會、答題
深挖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資源,找到更多適合申辦博物館的資源。市人大代表、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館長柏群帶來了一份鼓勵支持非遺及老字號企業興辦博物館的建議。資料圖片柏群向記者介紹了一組數據,截至2022年底,北京老字號企業(品牌)數量超過220家
“觀眾開放日首日賣了一萬多元,比前一天翻了兩倍多,服貿會這個展示平臺確實商機無限。”9月5日,在服貿會國家會議中心廣西展位被布置成一個古色古香的小型茶室,來自廣西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桂林漆器、桂林柚器代表性傳承人王伯楊一邊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采訪,一邊忙著
國際奧委會主席和郎佳子彧 還記得北京冬奧會上,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一起捏面人的帥氣小伙嗎?他叫郎佳子彧,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曾入選2021年福布斯中國年度U30榜單。冬奧會期間,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展廳共設6個非遺展臺,“面人郎”是其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本報訊(光明網記者李航)“沒想到現在能在線上逛廟會、玩游戲,還可以在線下兌換春節福袋。”今年春節,不少像王科翔一樣的北京市民,通過虛擬與現實相融合的形式,體驗到了“廠甸廟會”這項國家級非遺的魅力。 廠甸廟會是北京市西城區首批入選國家級名
世界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北京市精品公園,它集開放式、露天型的演出,零距離的互動參與,異國風情的歌舞表演為特色。2014年被北京市政府確定為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之主題公園演藝區。 公園整體布局按照五大洲版圖劃分景區,以世界上40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