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日前,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修訂后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分為總則、保護資金支出范圍、中央本級項目資金分配與管理、中央對地方補助資金分配與管理、績效管理與監督5章共計35條內容。
《辦法》指出,保護資金分為中央本級項目資金和中央對地方補助資金,按照開支范圍分為組織管理費和保護補助費。中央本級項目資金包括文化和旅游部本級組織管理費和中央部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補助費,中央對地方補助資金為各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補助費。
其中,組織管理費指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管理工作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調查研究、規劃編制、宣傳出版、咨詢評審、交流培訓、數據庫建設等。
保護補助費則是指補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下簡稱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以下簡稱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等開展保護傳承活動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用于補助代表性項目相關的調查立檔、研究出版、保護計劃編制、開展傳承和實踐活動、展示展演和宣傳普及、必要傳承實踐用具購置等支出;用于補助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授徒、傳藝、交流等傳承活動的支出;用于補助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相關的規劃編制、研究出版、數字化保護、傳承體驗設施租借或修繕、普及教育、宣傳推廣等支出;用于補助開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所發生的研修、培訓等支出;用于補助對代表性傳承人實施系統記錄的支出以及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的其他支出。
《辦法》明確規定,保護資金不得用于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無關的支出,不得用于支付各種罰款、捐款、贊助、投資等支出,不得用于償還債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不得用于個人專著的出版,不得用于編制內在職人員工資性支出和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支出,不得用于國家規定禁止列支的其他支出。
據悉,修訂后的《辦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財政部文化部關于印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教201245號)、《財政部文化部關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財文201629號)、《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財文2018135號)同時廢止。
(圖片為文化和旅游部官網截圖)
責編:吳敏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
2、本平臺上市非遺藝術品的大宗線下交易適用本細則;5、轉讓申請:申請雙方提交《絕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交易平臺大宗轉讓申請表》(見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