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整理 月13日,是我國的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幾年來,隨著遺產內涵與保護意識的普及,已有更多的人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正不斷深入人心。 在這一領域的保護工作中,最關鍵的是對傳承人的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遙 薪傳好時光,浙里幸福年。1月19日,浙江省非遺春晚暨非遺過大年活動在杭州臨平區丁山河村“塘棲百匠”非遺工坊拉開帷幕。 過暖冬“浙”里年味正濃 寫春聯、打年糕、捏米塑等民俗活動盡顯浙江的鄉情、鄉味、鄉風、鄉音;年貨集市讓群眾體驗到傳統
河套石畫, 以石當紙,點石成畫, 因形造物、隨物賦形, 在方寸之間繪出石情畫意。 今天《非遺迎新春 民俗尋年味》欄目,帶您一起走近河套石畫,找尋石畫中的新年元素。 河套石畫以河套石材為載體,結合石頭本身的形狀、色澤、紋理等自然特質,運用
薪傳好時光,浙里幸福年。昨晚,浙江省非遺春晚暨非遺過大年活動在杭州臨平區丁山河村“塘棲百匠”非遺工坊拉開帷幕。寫春聯、打年糕、捏米塑等民俗活動,盡顯浙江的鄉情、鄉味、鄉風、鄉音;年貨集市,讓群眾體驗到傳統趕集與現代市集的雙重樂趣;水鄉社戲,展現著萬家燈火的濃
戴清標制作的镴器 王鵬飛 攝 “沒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沒有固定居所,隨遇而安;沒有營銷手段,靠嘴攬活。”戴清標制作的镴器 王鵬飛 攝 戴清標家住在天臺縣街頭鎮古街里,客廳里的櫥柜擺放著近40種镴 戴清標在打制镴器。 王鵬飛 攝 中新網臺州7月4日電(記者
2022杭州桐廬元宵節非遺廟會攻略 即日起至2月15日(正月十五),宋韻生活,2022元宵非遺廟會將在東門碼頭、鐵索橋、桐君山,集中展示桐廬特色非遺傳統小吃、傳統技藝項目、桐廬農產品等30余項。 花燈璀璨,美食飄香,你可以帶著家人徜徉在百米特色攤位,玉米餅
每日商報訊 在良渚體驗打磨一塊玉雕,在王星記學習制作一枚雅扇,在吳山之巔彈古琴遠眺西湖全貌……如今,這些獨具特色的非遺體驗已深深融入杭州的文旅線路中。6月12日,一場以“樂享非遺傳承·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的2021“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杭州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舉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姜明菁 梁佳君 “奶奶繡的虎頭鞋真好看。” “睡覺蓋的蠶絲被,是這么做出來的呀。” “這是我做的糕點,甜甜糯糯好吃!” 獻禮大運河申遺成功8周年,第二屆“臨平非遺季”暨臨平區“非遺美育工程”7月4日在臨平區體育中心拉開序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陶鍵 吳哲 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此下城區準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非遺樂購嘉年華暨2020年下城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 活動將于6月7日9:30至20:30在西
1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報道了北辰區開展 以“玉兔爭春、非遺技藝”為主題的 非遺項目展演活動 節日里的非遺,在賡續傳承中煥發新生;書香為伴過大年,讓這個春節過得豐富而充實;餐館中的熱鬧,透著濃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