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王素花仍在為汴繡傳承堅守著。受訪者供圖汴繡也稱“宋繡”,是流行于河南開封一帶的傳統刺繡藝術,因產生于北宋都城汴京而得名。北宋時期汴京刺繡業興盛,已達到較高的技藝水平,故《東京夢華錄》中有“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之譽。2008年,汴繡進入第二批
大河網訊 農歷兔年,兔子當仁不讓地成為非遺傳承人的創作主角。帶福字的兔、帶牡丹花的兔、印染花布的兔……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制作技藝傳承人王彩紅將非遺手工與時代審美相融合,設計出一款款既傳統又富有時代氣息的香包、掛件等,讓兔年春節顯得別致且新潮。 “春節寄予了
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1 尼 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卓舞(瓊結久河卓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2 朱南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醫診療法(朱氏婦科療法)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3 齊·寶力高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原標題: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出爐 大相國寺釋源悟榜上有名 12月24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公布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豫文旅非遺〔2021〕17 號)正式發布,我市15人榜上有名。他們是:張俊麗(汴京燈籠張)、劉蘭昌(云成
中新經緯4月14日電 如何讓小眾非遺走進大眾日常?小罐茶“大膽”一試:用中國人最熟悉的“福”承載傳統手藝,利用數字化技術為非遺作品通關元宇宙,而在自己擅長的茶行業,小罐茶把非遺制茶技藝裝進了一個個小罐。有贊許,也有爭議,但每一次討論都讓這些原本束在高閣的“老寶
導語: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載體,任何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和實施手段,都不應該離開對人的關注與重視。過去,我們聚焦于如何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忽視了對該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體的關注,那么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我國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認定的相關情況
記者韓小梅 整豬烤制,外焦里嫩,再搭配上獨家配料,一走進伍忠號黃家烤肉,獨特的烤肉香味便直鉆鼻腔,令人垂涎欲滴。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的黃家烤肉,如今已經傳到了第22代傳承人黃寬的手上。 據《章丘縣志》記載,黃家烤肉系濟南名吃,起源于明末清初,由黃氏家族創制
非遺傳承流新韻,踔厲奮發啟春華。癸卯兔年春節翩然而至,甘肅省非遺保護領域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錨定 2023 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明確的重點任務,持續組織開展遍布城鄉的「視頻直播家鄉年」「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系列文化活動,集
簡介摘取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此致感謝。 第一批非遺國家名錄收?。?325 慶陽香包繡制 申報地區或單位:甘肅省慶陽市 慶陽市位于甘肅省最東部,地處黃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是陜甘寧三省的交會處。秦時為北地郡,隋代改慶州,宋代定為慶陽府。當地流傳的慶
本文轉自:西藏日報 全區共設立非遺工坊151家 非遺煥發生機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拉薩1月27日訊(記者 劉芳 梁秦)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為加強非遺工坊建設,助力西藏鄉村振興,開拓文化致富新路徑,近年來,西藏堅持以非遺資源為依托,共設立非遺工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