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化廳、省旅游局公布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名單,15個非遺主題小鎮、17個民俗文化村上榜。我市有3個景區入選,其中永嘉縣三江街道(保護方向為甌江風情)、蒼南縣礬山鎮(保護方向為礬塑)入選非遺主題小鎮,平陽縣昆陽鎮鳴山村入選民俗文化村。 此前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趙紅川(圖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部分圖片來自四川省人民政府 《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四川省非遺工坊管理辦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等文件的印發,顯示著擁有8000多處非遺資源的
為吸引更多游客來河北觀光旅游、休閑過年,進一步豐富河北冬季旅游產品供給,塑造河北亮點紛呈的冬季旅游新形象,1月16日,“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2023冬季游河北福地過大年宣傳推廣活動在北京啟幕。 本次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以“大氣磅礴 壯美
原創滿族非遺舞蹈《暢想二魁》亮相北京市懷柔區第十七屆京韻滿鄉文化旅游節。 范曉琦 攝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范曉琦)欣賞原創滿族非遺舞蹈《暢想二魁》、體驗滿族宮廷御茶、暢玩滿族體育項目……9月24日,北京市懷柔區第十七屆京韻滿鄉文化旅游節在長哨營滿族鄉
2023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第六屆沂蒙鄉韻展演季活動豐富多彩 根據《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規定,2023年1月14日至2月21日(農歷臘月二十三至二月初二)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要求,我市將在“非遺月”
近年來,非遺與旅游的結合增強了游客的文化體驗,同時也為非遺“活”起來開辟了新路徑。在文旅融合的大趨勢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項目作為重要的旅游資源也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其既有利于旅游的發展,也有利于非遺的保護、傳承與傳播。那么,“非遺+旅游”的模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消費升級和需求衍化已成為新時代社會消費領域的顯性問題。在文旅行業,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傳統的觀光旅游已經難以滿足旅游者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文旅消費供給側改革亟待推進,產品和服務亟待豐富。 在文旅融合政策的推動下,“以文
01 江蘇南京:秦淮燈會 秦淮燈會是流傳于南京地區的民俗文化活動,又稱金陵燈會、夫子廟燈會,主要集中在每年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每年持續50多天,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天下第一燈會"和"秦淮燈彩甲天下"的美譽,是中國唯一一個集燈展、燈會和燈市為一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主要以人為載體,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經濟價值,它不僅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還是人類文明的“活態”延續。截止2019年6月,我國共有3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7個項目被列入《亟需保護
其實,千百年來, 它們未曾改變。 改變的, 不過是時代,以及我們的生活。 粵劇、剪紙、竹編……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既然被稱為“遺產”,那就意味著它當中蘊含著無法以金錢估量的價值。文化,是文明之“根”,如同社會的靈魂,若文化蕩然無存,失去積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