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躍成制作二毛皮。 受訪者 供圖中新網銀川11月30日電 題:寧夏非遺手工藝人:匠心傳承百年古裘制作技藝中新網記者 楊迪時值寒冬,氣溫驟降。此時,穿上一件輕便保暖的二毛皮大衣,是許多老一輩寧夏人的溫暖記憶。二毛皮是寧夏特有的皮裘制品,擁有數百年的歷史,其原材料
臨近“五一”假期,各地的旅游活動也逐漸熱了起來。浙江建德:“五一”假期將至 千年古鎮上演非遺表演在浙江建德的千年古鎮——大慈巖鎮,抬閣、舞獅、蝦燈等十幾種非遺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在大慈巖鎮的新葉古村,杭州建德、金華蘭溪、衢州龍游三個地理位置接壤的縣市,將自己的
4月21日晚,由花溪區舉辦的“秀美花溪 溪山春興——2023花溪非遺文化主題時尚秀” 在花溪公園鄉賢里隆重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也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更是歷史的真實見證。通過舉辦活動的形式,將非遺文化結合時代的創新呈現在大眾面前,非遺文化擁抱
記者 王 慧4月11—12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在揚州舉辦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工作現場交流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和旅游界人士相聚一堂,深入研討,領略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生動圖景,探尋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江蘇密碼”。步入瘦西湖景區,只見繁花綻放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9月20日訊(記者 秦文 張珈瑋 畢勝)“媽媽快看,那邊的風箏好漂亮!”在第八屆山東文博會現場,風箏、拓片、剪紙這些傳統手工藝正煥發新生機,在傳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文創產品。在文博會主會場各市展館內,這些極具特色的手工藝這手藝絕了!風箏
文/李劍平我國的非遺文化樣式眾多,內涵豐富。這些年來,從政府到民間,都很重視對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此時進行非遺文化的教育,讓傳統文化進入校園、滲透課堂,讓青少年一代更好地樹立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意識,應是水到渠成和大有作為的好時機。筆者認為,對青少年開展非遺
#河北非遺過大年##非遺過大年#河北新聞網訊(康瑞珍 通訊員趙麗蘋、王欣欣)年味十足的非遺市集、精彩紛呈的非遺展演、種類多樣的非遺美食,還能親身體驗制作屬于自己的非遺小禮品……1月14日,2023年河北省“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活動即將在河北博物院火熱開啟!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賀欣 實習生 王鵬輝)記者昨日從岳陽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獲悉: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關鍵時期,為了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為了讓廣大市民感受家的溫暖、品嘗年的味道,該局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技藝、展示獨屬于岳陽大地的豐富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非
如何讓非遺技藝的保護傳承更好地結出果實?有著多個非遺項目的高橋鎮,抓住了非遺保護傳承的“流量密碼”——讓非遺走進校園,不僅讓參與的年輕群體數量增加,還將美育與非遺巧妙結合。日前,高橋鎮“非遺進校園”項目進一步升級,以“非遺在校園”的形式,構筑起學校、社會、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