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聽了非遺界大家苑利老師關于什么是“非遺”的講座,受益匪淺,頓開茅塞,終于明白了什么是“非遺”,苑利老師給的定義是:“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人類在歷史上創造,并以活態形式原汁原味傳承至今,具有各種重要價值的表演藝術類、工藝技術類和節日儀式類傳承文化事
新京報訊(記者 曲筱藝)即使不出北京,十一期間趁著秋高氣爽,騎著單車,在二環胡同里轉悠也是一件快事。不過,作為生活工作在北京的人們,你們真的了解北京的故事嗎?不如就在假期,參與一次本地深度游,在大師、學者或者人氣講解員的帶領下,好好領略北京的古建筑、文化和悠久
觀眾參觀論壇現場的非遺展覽 4月29日,“吉服嘉禮 祥樂天工——宮囍·龍鳳呈祥”非遺傳承與發展論壇在故宮紫禁書院舉行。專家學者與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對話古今,追溯歷史文化,探索燦爛文明,展示一脈相承的非遺技藝。 據悉,2018年11月,“修身 齊家 平安天下—
伴隨著時代潮流,文創藝術悄然興起。文創,顧名思義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簡稱,是指依靠創造人的智慧、技能、天賦,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資源和文化用品進行創造提升。 文創既能讓傳統文化走進生活、融進生活,又能讓物品因為增加創意而更富有趣味性,使得大家在消費、使用的過程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與時尚交集較多的領域,是具有很大商業價值潛力的。這里分享冷蕓時尚圈蕓友Miss yu帶領的坐莊討論:如何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發揮其商業價值的案例。 1.什么是“非遺”? 大家對非遺都了解嗎?因為我這兩年也有做非
來源:時刻頭條 臨近牛年春節,向來低調的非遺成功搶占春節檔的C位,成為各地春節活動的"當家花旦"。這樣的局面正是永新華控股集團深耕非遺領域多年的夙愿,非遺走進日常生活、遍地開花是永新華控股集團發展非遺的路徑,也是永新華控股集團主席李永軍進入非遺領域的初心所在。
古建筑是一種文化非遺古建文化,是一種遺留非遺古建文化,是一種傳承非遺古建文化,是一種財富,既有形又無形物質和非物質沒有區別。沈陽故宮是我國僅存非遺古建文化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4
天工蘇作聚焦非遺傳承人的匠心非遺文化介紹的視頻,是非常好看的非遺文化介紹的視頻,也讓觀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一種全新的認識,與之相似的紀錄影片還有我在故宮修文物璀璨薪火天工蘇作就是一部紀錄類型的電影,導演從12位傳承人的視角;1宜興紫砂陶制
時間10月18日24日位置2008年10月18日晚中國非遺館,由故宮文化和旅游博物館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聯合主辦中國非遺館的“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在景山公園壽皇殿建筑群拉開帷幕介紹10月18日至24日,這里將舉辦14場以
1、1粵劇藝術博物館 結合廣東非遺博物館了嶺南文化的園林式博物館廣東非遺博物館,旁邊是永慶坊 地址指引荔灣區恩寧路與蓬萊路交叉口北 地鐵黃沙站廣東非遺博物館,免票,刷身份證進 時間9點到17點,周一閉館 2廣州農講所舊址 廣州的小故宮,紅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