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經濟聯合會會長黨紅忠帶領陜西省工信廳黨組成員、省工藝美術學會,考察調研銅川耀州文化產業園的發展和規劃情況。西文投藝博館發起人賀興文陪同調研,同時為銅川陶瓷產業的整體規劃帶來了新的政策支持。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黨紅忠會長一行,先后參觀了耀瓷小鎮、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楊怡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黃博)8月6日,北京科技大學“尋影渭南”非遺尋訪實踐團的8名實踐隊員,結束了在陜西省為期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北科大“尋影渭南”非遺尋訪實踐團到少華山皮影博覽園學習交流。實踐團供圖 據了解,對中華傳統非遺的熱愛讓
譚軍平是陜西楊凌人,自他父親的爺爺那一輩起,家里就以制作和出售陜西地方小吃——甑糕為生計。大學畢業后,譚軍平在西安賣過手機,也經營過苗圃生意,起初對“繼承家業”提不起興趣。 2014年,他看到父親60多歲了,還在辛苦地經營著自清末民初起的這份“甜蜜事業
原標題:陜西學子走近非遺:探訪非遺博物館,感受民俗文化美 西安仲夏驕陽照,非遺體驗揚自信。7月21日,長安大學赴陜西西安、銅川“秦繡風韻·傳承千年”暑期社會實踐隊到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與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參觀學習,旨在深入了解陜西省優秀非遺文化,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開拓創新的新思路,當然更離不開優秀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我們知道西安有著極其悠久輝煌的歷史和文化,作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來到古城西安,相較于之前參
原標題:2022非遺交流年|陜西非遺,5000年中華文化的華彩樂章 點擊西北旅游關注我們 陜西,5000年悠久的文明歷史長河,不僅賦予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滋養了富饒美麗的三秦大地,也為世人留下了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異彩紛呈的寶貴文化遺產。從占據聯合國教科文組
在2022年非遺消費創新報告中,陜西省位居第十。截至目前,我省共有西安鼓樂、中國剪紙、中國皮影戲、咸陽茯茶4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91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74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陜西分陜北、陜南、關中三個地區 創造了眾多 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遺項目
原標題:陜西非遺網攝制組赴安康!干什么? 近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攝制組赴安康進行漢調二黃紀錄片的拍攝,此次拍攝工作是受安康市群眾藝術館的委托,對安康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漢調二黃的歷史淵源、班社活動、學術影響、社會價值及傳承保護現狀、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全
原標題:陜西咸陽:“稅”力量守護非遺傳承 “生性冰雪姿,胸懷若曠谷,色形似蓮藕,風味告乃翁”。三原蓼花糖起源于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據資料記載,清康熙進士溫義在《紀念堂遺稿》中以此詩贊美蓼花糖。其金黃的表皮、雪白的蜂窩狀糖心和酥脆香甜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