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咸陽:“稅”力量守護非遺傳承
“生性冰雪姿,胸懷若曠谷,色形似蓮藕,風味告乃翁”。三原蓼花糖起源于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據資料記載,清康熙進士溫義在《紀念堂遺稿》中以此詩贊美蓼花糖。其金黃的表皮、雪白的蜂窩狀糖心和酥脆香甜的口感,深受人們青睞。
古池陽蓼花糖(央廣網發 咸陽市稅務局供圖)
改革開放以來,三原縣每年生產蓼花糖1500噸左右,暢銷全國。2011年,三原蓼花糖制作技藝列入陜西省非遺名錄。2015年,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如今,“三原蓼花糖”成為三原縣以優勢產業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項目之一。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助力產業發展,國家稅務總局三原縣稅務局積極推進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精準精細落地,以“稅力量”守護非遺傳承。
三原縣稅務局稅務干部向陜西三原甲邑古池陽食品有限公司人員解讀稅費優惠政策(央廣網發 咸陽市稅務局供圖)
陜西三原甲邑古池陽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蓼花糖生產企業。今年以來,因疫情影響,出現銷路不暢、原料積壓、資金回流難等情況,一定程度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了解情況后,三原縣稅務局及時梳理該公司可適用的稅費優惠政策,積極提供宣傳輔導,確保企業充分享受稅費紅利。據介紹,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享受各項稅費減免66.8萬元。
“國家的稅收政策真好,減下來的是‘真金白銀’。”陜西三原甲邑古池陽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燕說,“有了資金保障,我們能更好地優化口味、拓寬市場、擴大規模,將咱們三原蓼花糖的傳統手藝傳承好、發揚好。”
如今,該公司通過互聯網銷售,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還建成了蓼花糖制作技術培訓基地,向周邊村民和一些非遺愛好者傳授蓼花糖制作技藝,為拓寬村民就業致富、促進縣域蓼花糖產業發展、加強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了保障。
以初心守護匠心。據了解,咸陽稅務部門將持續開展送政策、問需求活動,向非遺文化傳承人及非遺產業經營人深入解讀稅費優惠政策,提供精細稅收服務,以“稅”力量守護非遺傳承、助力非遺發展。(咸陽市稅務局供稿 通訊員劉娜 唐祥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當日,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省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情況。據了解,陜西省將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陜西省主會場活動將于6月3日至8日在銅川市舉辦。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日期間,陜西各地一系列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不僅讓市民群眾沉浸式感受非遺文化之美,更是強力帶動非遺文化消費。此次“非遺購物節”讓非遺保護利用成效更好惠及人民群眾,為助力鄉村振興起到了推動作用
西安永興坊非遺文化特色街區被譽為舌尖上非遺特色街區的陜西之地,這里是吃貨們必打卡的非遺文化美食街區,不僅能品嘗陜西各地的特色美食,還能非遺特色街區了解陜西非遺文化產業,但近日西安受疫情影響,永興坊街區將暫停開放閉園公告尊敬的市民游客;工信廳
1、陜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寶雞社火鳳翔木版年畫鳳翔泥塑西秦刺繡炎帝祭典社火臉譜西府皮影寶雞剪紙鳳翔草編面花禮饃千陽八打棍等等陜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維系陜西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寶雞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2、是的,2006年5月29日,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