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27日訊(記者李智 實習記者張依依)“之前,我聽到過一些中國非遺文化的故事,但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臨近春節,寒風吹不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留學生馬卡拉臉上的笑容,她直言很榮幸能參與到《非遺過大年》的節目拍攝,“在老師(傳承人)的協助下,我嘗試親手制作了景泰藍和京劇臉譜,這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中國非遺很美,也很有趣”。
隨著虎年春節臨近,中國網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聯合打造的《非遺過大年》系列節目第一期于1月27日正式上線,該系列節目由北京市通州區文旅局、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中軸文化研究所鼎力支持。
眾所周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價值內涵,各具風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斗沁z過大年》系列節目,以介紹中國非遺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為核心,并巧妙融入年俗文化,通過帶領留學生“沉浸式”參與體驗非遺藝術的創作,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涵,以留學生的視角發現不一樣的中國。該系列節目擬推出八期,這些作品分別選取盤杠、景泰藍、毛猴制作、京劇彩塑臉譜等八種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為主題。節目中,來自俄羅斯、韓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國家的留學生走近中國非遺匠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共同認識非遺藝術,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系列節目不僅展示了年味十足的非遺文化,同時為培養青年學子的新時代國際傳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臺?!镀び啊饭澞康闹鲃摾钤吠硎?,這期節目是她第一次設計腳本并實施拍攝,“這是一次新奇的體驗,也是一種挑戰。此前,我更多的是參與學校給定的拍攝任務,而這次《非遺過大年》講述非遺“跨文化”故事,我需要獨自思考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關系,它們的連接是否和諧、精彩等。這幾天的拍攝行程,確實給我帶來了成長與思考?!?/p>
參與節目錄制的留學生們也受益匪淺,來自塔吉克斯坦的青年學子王力表示,之前學校曾多次組織留學生去參觀中國傳統藝術,但這次與傳承人面對面的交流,讓他對北京文化有了更深入的體驗與了解,也讓他更加敬畏傳承人們的堅守精神。
據悉,《非遺過大年》系列節目是中國網《我眼中的中國》系列短視頻節目推出的第一季。未來,《我眼中的中國》將帶領留學生切身體驗中國發展的方方面面,感受中國文化發展的脈搏,促進更多國際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講好中國故事、助力中國發展。
附節目單:
《非遺過大年|皇家工藝景泰藍 獻給世界的賀歲國禮》
《非遺過大年|古法制筆萬毫齊力 用執著詮釋匠心》
《非遺過大年|花絲萬縷載古今 金火凝珍迎新年》
《非遺過大年|絹紗為膚絲為發 穿越千年的春節國風手辦》
《非遺過大年|粉墨春秋臉上描 虎譜生威賀新年》
《非遺過大年|曲調陳詞逢君笑 燈影戲夢薈新年》
《非遺過大年|指尖毛猴賀新春 喜迎冬奧年》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