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一件件好物
編織出非遺千百年時光
驚艷世人的宜賓非遺
你知道哪些?
國家級項目
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
以雜糧釀造為特色的五糧液,其前身可追溯到宋代的“姚子雪曲”。大約在明代,陳氏在宜賓開設溫德豐糟坊,親任釀酒師傅,幾經摸索,創立了“陳氏秘方”。民國初年,鄧子均繼承“陳氏秘方”后,又多次對配方進行調整,使之在配比上更加科學合理。五糧液傳統釀造技藝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合理配比的“陳氏秘方”為核心,整個生產過程由制曲、釀源、勾兌等三大工藝流程一百多道工序組成。1915年,五糧液在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獲得金質獎章,從此享譽世界。
五糧液百年老窖池
江安竹簧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安竹簧”距今已有1600余年歷史。它構圖新穎,結構有疏有密、有張有弛,人物栩栩如生,獨有粗獷、質樸、精美的藝術特色。包括竹簧、竹筷、竹雕、竹根雕、竹編、竹具、竹裝修七大類,上千個花色品種,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大壩高裝
這種融戲劇造型和雜技表演為一體的民俗活動,類似中原地區的“抬閣”,大壩苗族鄉的高裝戲臺之上往往會上演川劇名段,如“天仙配”、“西游記”等等。
苗族蠟染技藝
珙縣苗族蠟染色彩以藍白為主,偶有紅、綠搭配,有的還點綴少量彩繡,清新如淡云藍空的互托,明快如高山流水的旋律,古樸中包含粗獷,簡略中蘊藏典雅,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珙縣地區的苗族同胞將蠟染成品做衣飾、百褶裙、圍腰、臥單、枕巾、帳沿、門簾、包單、蚊帳等。調蠟、碾布、繪圖、漬染、去蠟……要實現珙縣苗族蠟染的這些工藝,需要蠟鍋、蠟刀、熨石、案板、染缸、清水鍋等工具。
省級項目(選)
南溪哈號
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溪哈號是古時生活在川南一帶的人們發明的,用于集會、祭祀、戰爭。后僰漢雜居,傳給漢人并廣泛傳播,但哈號則逐漸成為一種民間的娛樂樂器,所以有“泥蜂催下田,哈號吹過年”“哈號嘟嘟吹得圓,看到看到要過年”等諺語流傳。
宜賓小彩龍
宜賓小彩龍舞龍的漢子可以是三、五、八個不等,表演人員在持寶人的帶領下他們自編自導的舞蹈金錢吊寶、三宮騎大馬、藝術燈、黃龍纏身、盤根錯節等50多個造型動作揮舞的瀟灑自如,伴隨著鼓、鑼、鈸等樂器作為舞龍的音樂,彩龍時而騰躍,時而繞柱盤旋,龍身,龍尾隨龍頭的起伏而旋轉,依依相隨,渾然一體。宜賓小彩龍2011年被列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李莊草龍
李莊草龍龍骨取自竹,龍身為稻草,龍須為麻線,真正天然環保無污染?!安蔟埼琛弊鳛槔钋f古鎮獨特的民俗活動,歷史悠久。據了解,該舞起源唐代,李莊人利用谷草本身特有的顏色,扎出金色草龍。
(圖片來自川觀新聞 莊歌爾 攝)
宜賓面塑
面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是一種民俗藝術品。它以糯米面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山東面塑起源于菏澤,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舊社會的面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于街頭,成于瞬間,深受群眾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市級項目(選)
宜賓芽菜制作技藝
宜賓芽菜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在產地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味:香、甜、脆、嫩、鮮,并得以代代相傳成為四川家喻戶曉的傳統醬腌菜。
高縣土火鍋制作技藝
高縣土火鍋起源于明末清初,那時有把土火鍋當年飯的習俗。在這幾百年的歷史里,高縣土火鍋的制作工藝不斷變化和提升著,直到現在,在高縣仍然有“無鍋不過冬、無鍋不過年”的傳統。
高縣土火鍋與四川麻辣火鍋不同的是,它幾乎沒有麻辣,更多的是湯底的濃醇與鮮美。烹飪土火鍋工序相當復雜,需要的食材也是相當豐富,烹飪時間大概需要三個小時,所以,想吃上一頓高縣土火鍋,就得需要有足夠的耐心。2019年,高縣土火鍋烹飪技藝列入了高縣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敘府糟蛋傳統制作技藝
經史料考證,糟蛋始于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2011年敘府糟蛋傳統手工技藝,成功申報為宜賓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珙縣麥稈畫
珙縣麥稈畫源自秦漢,最初是僰人的圖騰圖案,掛在廳堂以作驅邪之用。時光流過2000年,如今,它早已走出川南深山,來到東南亞、澳洲、北美等地,讓全世界一起品鑒古老東方的美與傳奇。珙縣麥稈畫傳承人李德芬介紹,麥稈畫與珙縣洛表鎮麻塘壩的“僰人巖畫”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初掛在廳堂辟邪,后用為裝飾欣賞。
驚艷世人的宜賓非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安竹簧”距今已有1600余年歷史。宜賓小彩龍2011年被列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安蔟埼琛弊鳛槔钋f古鎮獨特的民俗活動,歷史悠久。宜賓面塑宜賓芽菜制作技藝高縣土火鍋制作技藝2019年,高縣土火鍋烹飪技
2古琴藝術 古琴和中國中國的非遺樂器有哪些的書畫詩歌以及文學一起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古琴是中國獨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人們彈奏古琴往往不僅是為了演奏音樂中國的非遺樂器有哪些,還和自娛自賞冥思個人修養以及摯友間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3。20
嗩吶,中國雙簧木管樂器笙,中國非遺樂器我國古老的民族簧管樂器,相傳為一個古代原始部族的領袖“隨”所造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而在這39項非遺里,江蘇本土出產以及與江蘇有關的文化瑰寶
2009年9月中國非遺樂器有哪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并批準將中國中國非遺樂器有哪些的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4中國篆刻 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制作印章的藝術。皮鼓和腰
2009年9月非遺樂器有哪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并批準將中國的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非遺樂器有哪些,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4中國篆刻 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包括鑿鑄結合,來制作印章的藝術。3古琴 又稱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