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燈光閃爍,鮮紅中國結高高掛起,大大小小的紅色燈籠點綴在每一個角落,散落各處,與元宵相關的裝飾喜慶喜人;大家一起猜燈謎、賞花燈、剪窗花、捏捏泥人兒……近日,嘉善縣魏塘街道元宵喜樂會暨寒假“春泥計劃”表彰儀式現場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豐富村(社區)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活潑節日氣氛,讓老百姓近距離接觸非遺美食與非遺技藝,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非遺美食品嘗區,以及非遺手工剪紙、虎頭鞋、盤扣、冰糖葫蘆、粘土等手工體驗區,可供參加活動的老百姓自行參觀品嘗以及體驗。
傳承民俗文化,發揚文明新風。“小小志愿者”們為大家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演出,唱歌、宣講、朗誦......將文明好習慣、家風家訓、愛國精神等融入在表演中,鼓勵現場每一位同學都能勤奮學習、向上向善,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最后,全場小朋友一起做了《七彩陽光》廣播體操,展現滿滿活力。
“逢年過節,家里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時,餐桌上應該準備什么餐具?”問題一拋出,文明小課堂的氣氛馬上就活躍起來,“公筷公勺!”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營造元宵佳節喜慶、祥和節日氛圍的同時,魏塘街道也非常注重發揚文明新風,現場設置了文明小課堂,由“文明小使者”現場進行文明微宣講,小朋友們只要回答正確小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就能獲得一次抽取文明盲盒的機會。課堂上,小使者還發起了“帶走半瓶水”文明行動,倡導拒絕、減少瓶裝水浪費行為。
除了品嘗美食,觀賞表演,活動當天,街道還對一批在“春泥計劃”活動中表現優異的集體與個人進行了表彰。今年寒假期間,街道各村(社區)將“春泥計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相結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紅船精神”、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培育文明好習慣、弘揚善文化等融入“春泥計劃”中,組織青少年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收獲了良好的社會評價。
通過本次活動,街道營造歡樂祥和的喜慶氣氛,弘揚我國傳統節日,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現魏塘街道精神、物質雙富裕新面貌。下一步,街道將繼續創新,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做好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夯實精神文明建設,塑造文明富裕新魏塘。
歡樂慶元宵”系列活動,百余名兒童和家長一同體驗制作非遺糖畫、非遺花草燈、包湯圓、艾灸等DIY活動。親情陪伴的時光,其樂融融的氛圍,百余名兒童在湖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歡聲笑語中,共享了一場歡樂的元宵節活動。
即日起到元宵節期間東城非遺新場景實踐基地推出了異彩紛呈的非遺體驗活動。王府中環、嘉德藝術中心、文沁閣書店來故宮以東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吧。”元宵佳節是一年一度的光影盛會,這個正月十五(2月24日)與家人朋友一起,到嘉德藝術中心體驗傳統光影藝術—
昨日是元宵佳節,深圳市第十三屆“歡樂鬧元宵”——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暨2021“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龍崗區大田匠作文化村舉行。“歡樂鬧元宵”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讓市民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體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的習俗源于民間的開燈祈福。隨著時代變遷,元宵節的風俗有了很大變化,多地白晝為市、夜間燃燈,同時還加入了猜燈謎、舞龍舞獅、扭秧歌、蒸面燈等特色活動,讓大家歡喜慶元宵。除了湯圓,社區還準備了猜燈謎活動,居民們聚在一起仔細
2月23日,石湖蕩鎮浦江之首春申堂內熱火朝天,百余名東夏村村民聚集在這里,看精彩演出,賞非遺作品,吃暖心小吃,猜趣味燈謎,度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元宵節。西邊非遺區,絲網版畫、剪紙、箍桶、漂漆團扇、糖畫等攤位前圍了不少觀眾。之后,現場還表演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