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有著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近,市非遺保護中心舉辦了一場“百年百藝”非遺作品展,通過一件件非遺作品記錄時代、謳歌時代。下面一起去現(xiàn)場看看。
孫瑜 新聞女生:
我現(xiàn)在是在市文化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這里正在進行的是“百年百藝”非遺作品展,里面到底有哪些令人驚艷的非遺作品,讓我們一起進去先睹為快。
沈晨 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
你好,我們非遺展廳現(xiàn)在共展示有31件,揚州非遺傳承人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意設計制作的非遺的作品,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漆器髹飾技藝的彩繪臺屏叫光輝歷程。
這件臺屏以淺刻加彩繪的工藝,呈現(xiàn)了播下革命火種的紅船到領航復興的巨輪,表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程。據了解,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6月,揚州市非遺保護中心面向全市傳統(tǒng)美術、傳統(tǒng)技藝等類別的非遺傳承人征集主題作品,半個月就收到作品40余件,其中不乏名家、大家之作。
沈晨 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
這幅作品是我們揚州刺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陸俊儉老師所創(chuàng)作設計的一個叫《憶秦娥?婁山關》的作品,這幅作品主要是為了獻禮黨的百年華誕,精心選擇了這首毛主席詩詞作為刺繡題材。更難能可貴的是,陸老師用刺繡的形式臨摹了毛主席的這首詩的原稿,完美再現(xiàn)了這首《憶秦娥?婁山關》的詩詞。
本次展出的31件作品中,除了漆器、燈彩、揚州刺繡,還有面塑、高郵蛋雕、十五巧板和雕版印刷等非遺作品。除了提供自己的作品進行展出,非遺傳承人們還通過視頻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馬維衡 古琴藝術(廣陵琴派)傳承人 :建黨百年,初心不變 。
謝世強 揚州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 傳承紅色記憶,謳歌百年巨變。
楊家惠 揚州絨花傳承人: 永遠跟黨走,共筑中國夢。
陸俊儉 揚州刺繡傳承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凌伯季 揚州木雕傳承人: 擼起袖子加油干。
揚州非遺種類繁多,有雕版印刷、古琴、剪紙等聯(lián)合國非遺項目3個,有揚劇、揚州評話、揚州玉雕、揚州漆器等國家級非遺項目20個,還有省級非遺61個、市級非遺231個。
蔡茉莉 揚州市文化館館長、揚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
應該說揚州的非遺項目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在全省排列僅次于蘇州,我們是排列第二。
2005年以來,我市先后組織了五批國家級、四批省級、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推薦、評審、命名工作,同時參與了國家組織的申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申報工作。在相關工作開展中,非遺保護工作者們越來越感受到非遺保護與傳承的不容易。
蔡茉莉 揚州市文化館館長、揚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
我們很多代表性傳承人他是有困惑的,比如說道教音樂、磚雕,很多傳承人找不到徒弟,師父是很愿意帶的,哪怕你不給錢給他,他愿意帶徒弟,但是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他不了解或說不喜歡,我們現(xiàn)在主要是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非遺保護條例立法工作,我們想借助這個立法來推動。
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是一項極其艱巨的工作。近年來,市非遺保護中心在推進相關法律法規(guī)完善的同時,還通過發(fā)放補助、組織體檢等方式關心非遺傳承人的生活,通過組織非遺進校園、進社區(qū)等活動拓展非遺項目的展示空間、宣傳空間。
蔡茉莉 揚州市文化館館長、揚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
傳承的思路上也在想辦法創(chuàng)新,比如說花香鼓,我們單位里傳承的老師,就做了一些小朋友喜歡的樣式的改進,以前我們不走出去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不了,但實際上我們現(xiàn)在感受到,我們自以為很平凡的很日常的工作,但你到學校到社區(qū), 老百姓是非常喜歡的,這一點也給我們很多信心。
從搶救發(fā)掘到保護傳承,非遺保護工作者正通過不斷努力與創(chuàng)新,守望著揚州非遺的未來。去年,市非遺保護中心開始建立“非遺數(shù)據庫”,現(xiàn)在已經基本建成。今年,他們又打造了“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qū)”的活動,讓非遺真正走進群眾生活。
的
蔡茉莉 揚州市文化館館長、揚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
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qū),主要是讓非遺的元素,能夠在人們旅游的過程中,充分地享受讓人文的魅力,能夠受益每一個游客,做這些是為了讓全社會各個人群,能夠更多更好地了解非遺,喜歡非遺,愛上非遺,讓我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夠更好的發(fā)揚光大。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丨朱蔣慧
上一篇
11月7日(本周三)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館啦!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于橘子洲風景管理區(qū)內原橘洲客棧,分為主樓和副樓。展示館內收藏各類非遺展品千余件,展示各類非遺代表性項目70余項。是一座集賞、玩、學、品、售于一體的活態(tài)非遺展示
重慶潼南非遺為了記錄這一溫馨、祥和、充滿傳統(tǒng)韻味的時刻,上游新聞誠邀各位攝影愛好者參加“鏡里年味——2025春節(jié)攝影作品展”,用鏡頭捕捉那些獨屬于春節(jié)的瞬間,共同繪制一幅幅生動的新春畫卷。上游新聞期待您的精彩作品,共同見證一個充滿年味的春節(jié)
粵語講古、粵語相聲和潘高壽傳統(tǒng)中藥文化的代表性傳承人,分別為大家?guī)?場非遺故事會和1場養(yǎng)生講座,和廣大市民“云端”共度佳節(jié)。聆聽完嶺南非遺故事,節(jié)慶“嘆”非遺直播間又帶大家結緣“潘高壽”,走進不一樣的嶺南傳統(tǒng)中醫(yī)藥文化世界。
崔佳明)揚州“非遺文化月”15日在瘦西湖景區(qū)啟幕,當?shù)厥忻窈秃韧庥慰团c10多個非遺項目零距離接觸,親身體驗古老傳統(tǒng)工藝流程,領悟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感受民間藝術魅力。
非遺傳承所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jié),5月27日下午牧野區(qū)文化館聯(lián)合牧野區(qū)陵園小學組織了一場特別的活動——帶領40名小學生們走進牧野區(qū)市級非遺項目常派木雕傳承人胡文杰老師的工作室,一同領略根雕藝術技藝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