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 江楊燁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江楊燁 攝
中新網杭州6月11日電 (江楊燁 張鈺婕)6月11日,浙江省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聞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據悉,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下稱“國遺”)上榜項目共325項。其中,浙江省上榜24項。
繼2006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遺”項目名錄以來,浙江連續5次入選項目數量位居中國第一。
浙江省入選第五批“國遺”項目包括傳統音樂1項,曲藝1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項,傳統美術2項,傳統技藝9項,傳統醫藥3項,民俗6項,共計24項。其中包括浙江省臘八節習俗、杭州市拱墅區農歷二十四節氣(半山立夏習俗)、桐廬縣傳統中醫藥文化(桐君傳統中藥文化)等。
近年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在中國率先開展人類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3+N”保護行動,實施省級以上非遺項目“八個一”保護措施、傳統戲劇發展“五個一”計劃。
與此同時,浙江率先在中國開展非遺旅游景區評定工作,培育和建設一批非遺主題小鎮和民俗文化村。
目前,浙江省以24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和10項人類非遺項目的總數居于中國領先位置。
會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褚子育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至關“根”和“魂”的工作,是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浙江將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這對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葉菁提到,接下來,將推動浙江省非遺保護工作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創新融合型發展轉變,努力將浙江省打造成為中國非遺傳承發展的先行示范和樣板地。(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地舉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