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渡花燈進霧本桃花源
彌渡的花燈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彌渡人的驕傲。
“花燈之鄉”、“民歌之鄉”、“小河淌水的故鄉”、“全國文化先進縣”……這一系列的標簽曾一度成為彌渡人對外介紹家鄉時常常提起的熱詞。如今,彌渡著力挖掘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著力保護傳承以彌渡花燈和民歌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出彌渡“非遺”進景區,讓彌渡花燈在景區“活色生香”。
彌渡花燈進彌渡“東谷梨花”景區
游客劉先生在賞完2022年東谷梨花節后感嘆:“我本來是沖著'民歌之鄉'來的,沒成想花燈這種有意思的表演也一并在景區看到了。花海、歌海,再加上這么有歷史厚重感的花燈,這一趟來得實在是值了。”
文化遺產工作重在“傳承”和利用。用好彌渡花燈、彌渡民歌這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各景區植入花燈、民歌等特色民族文化元素,以參觀非遺表演、參與非遺體驗等方式,將非遺與旅游景區融合,提升景區的文化內涵,為旅游發展提供新而持久的引擎動力。同時,也讓文化遺產“活”在了當下。
彌渡花燈進小河淌水?白崖城景區
2021年,彌渡確定了建設名副其實的“小河淌水?幸福彌渡”的目標,“泡溫泉、品美食、賞花燈”成為了彌渡文化旅游的新熱詞,以特色文化挖掘利用+旅投公司運營+景區景點管理+旅游線路推出+A級景區創建為抓手,全力打響“小河淌水”旅游品牌。
彌渡非遺進小河淌水?密祉景區
2021年9月,彌渡縣成功創建并掛牌“小河淌水?密祉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22年3月功創建小河淌水?天生橋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小河淌水?白崖城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創建在穩步推進。
同步推進的“非遺”進景區——讓彌渡的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景區碰撞融合,正在豐富游客的文化旅游體驗,為鄉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彌渡花燈進小河淌水?天生橋景區
未來,彌渡還將精心組織文化進景區、非遺進景區等系列活動,繼續推動文化遺產與旅游的不斷融合發展,讓“非遺”在旅游中“活”起來,得到活態傳承,得到強力彰顯。同時,用文化塑造旅游景點的靈魂和內涵,讓文化因旅而彰,實現“聽著民歌逛景點,賞著花燈游彌渡”,打造出真正人文薈萃、文化繁榮的詩意的“小河淌水”彌渡旅游景區。
文 /滿天 李曉玲
圖 /縣文化館 苴力文化站 密祉文化站
編輯 /許亞青
責編 /向曉英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
2、本平臺上市非遺藝術品的大宗線下交易適用本細則;5、轉讓申請:申請雙方提交《絕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交易平臺大宗轉讓申請表》(見附件一);
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有207人確定為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遺傳承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