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九九精品国产兔费观看久久-九九精品激情在线视频-永久免费毛片-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非遺進校園”給農村孩子帶來了什么

資迅| 2024-01-28| 0

郭成良

班沙爾,系藏語,是西寧市湟中區甘河灘鎮上營村和下營村的合稱。青海明長城闇門遺址——班沙爾大闇門,就矗立在班沙爾上營村。如今,闇門前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海明長城”碑記。作為古代軍事要塞,班沙爾的名稱在《西寧府新志》等文獻中頻頻出現。班沙爾人常常會自豪地說,我們班沙爾的文化有年頭,也有傳承啊!“有傳承”指的就是近年來湟中非遺文化走進班沙爾學校。

制作面塑作品的學生在擺塑、點染間,感受著非遺文化的神韻。

湟中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除了聞名遐邇的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卡約文化遺址外,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塔爾寺酥油花、湟中堆繡等6項國家級非遺項目,有湟中農民畫、南佛山花兒會等16項省級非遺項目。

即便在湟中這樣的地方,面對現代生活方式的沖擊,非遺的傳承問題也不容忽視,湟中的文化和教育工作者意識到:“傳承非遺也要從娃娃抓起。”對此,湟中區文化館館長郭秋芳與甘河灘鎮中心學校校長沈生基一拍即合。2017年初,他們決定在甘河灘鎮所轄班沙爾學校首先開展湟中非遺項目進校園活動。

這一想法得到了班沙爾學校校長樊明祥以及后來他的繼任者李進立校長的積極響應。湟中區文化館從資金支持到非遺項目的選擇再到傳承人老師的選派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經過精心準備,2017年3月,國家級非遺項目湟中堆繡、河湟鍋莊,省級非遺項目湟中農民畫、河湟花兒和武術、戲曲等7項湟中非遺項目走進班沙爾學校。即便從全省范圍來看,這所學校在非遺進校園方面也可以稱得上時間早、項目多、師資陣容強大。

學生面塑作品。

同年9月,原本在湟中職業技術學校教藝術課的董有生老師調到了班沙爾學校,主管學校的非遺教學以及管理工作。董有生有著深厚的非遺情懷,在堆繡、唐卡及工筆畫的創作、傳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16年,董有生和他的學生邢桂芳聯袂制作的堆繡作品《八十七神仙卷》,曾代表青海省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術技能成果交流展并榮獲一等獎。董有生的調入,為班沙爾學校非遺進校園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班沙爾學校依托鄉村少年宮,將校本課程與非遺文化項目相結合,在原有社團基礎上,相繼設立農民畫、堆繡、鍋莊舞、青海花兒、武術、戲曲和面塑等非遺社團,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自愿報班,參加學習。聘請校外非遺傳承人喬應菊、黨明漢、雷有順、陳生輝等老師前來授課。

每個周三下午是班沙爾學校鄉村少年宮開展活動的時間,受聘的非遺傳承人齊聚班沙爾學校,進行授課。學校老師負責學生的管理并參與學習,他們也在非遺技藝方面得到了培訓。

學生農民畫作品。

堆繡是著名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塔爾寺“藝術三絕”之一。20世紀八九十年代,堆繡藝術“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制作方法及題材上有了突破和創新,在宗教題材之外,出現了歷史人物、花鳥、動物、風景和“漢八寶”“藏八寶”等吉祥圖案。湟中堆繡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班沙爾學校堆繡社團聘請的指導老師喬應菊是湟中區堆繡協會會長、青海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湟中堆繡青海省代表性傳承人,在湟中堆繡的制作和研發方面,經驗非常豐富。

在班沙爾學校的堆繡社團工作室里,課桌并成的案子上鋪著白色的臺布,四面墻壁上掛滿了學員們創作的一幅幅堆繡作品,雖然裝幀簡單,依然散發著濃郁的藝術氣息。每個周三下午,這里就坐滿了學習堆繡的24位學員。在喬老師的悉心指導下,他們用剪刀、燙鏟、碎布、顏料,經過繪、剪、貼、包、燙、染,制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堆繡作品。據喬老師介紹,堆繡社團學員以女生為主,主要來自中高年級。李玲年、祁廣瑞等同學從六年級開始學習,經過近三年的學習,掌握了堆繡制作的一般流程和基本技巧,能獨立制作一些比較簡單的作品。2019年8月31日,她倆參加青海省第二屆“青繡”大賽,成為本屆大賽755名繡娘中年齡最小的兩位。

李玲年告訴筆者:“初次接觸堆繡的時候,我感到很新奇,碎布片是怎樣變成精美圖畫的呢?在我的印象中,碎布片似乎只能用來制作坐墊。我帶著疑問,邊學習邊領悟,在喬老師的手把手的引導下,慢慢掌握了一些制作技巧。”她指著自己的作品《荷包牡丹》說:“制作這幅作品,是因為荷包牡丹是農村庭院里常見的花卉,花開富貴,反映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湟中民間繪畫歷史悠久,它是以漢、藏文化為主而獨具藝術風格的現代民間繪畫。湟中農民畫與上海金山農民畫、陜西戶縣農民畫合稱為中國“三大農民畫”。 1988年,湟中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榮譽稱號。2006年11月,湟中農民畫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化好妝就可以登臺表演了。

班沙爾學校農民畫社團聘請青海省一級民間工藝師、省級非遺項目湟中農民畫代表性傳承人黨明漢任指導教師,先后有二百余人次接受培訓,現有成員五十余人。在班沙爾學校舉辦的三次非遺成果展示中,孩子們稚嫩卻傾注了不少心血的農民畫經過裝裱,儼然成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馬占麗同學的農民畫作品《圓夢》,李石晶的《蓮年有余》,李新梅的《我愛喂小雞》等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農村學生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對美好人生理想的憧憬。

董有生老師發現,學生對捏塑藝術有很大的興趣,小學階段美術課上有用橡皮泥捏制小動物及人物的課程,但橡皮泥作品不易保存,于是,他想到了湟中的國家級非遺塔爾寺酥油花,想到了湟中非遺藝人尖參等人在酥油花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面塑藝術,它不僅具有很好的觀賞性,而且可長期保存。2020年,學校聘請尖參擔任班沙爾學校面塑藝術輔導老師。在尖參的指導下,學生經過選材、設計、捏制、涂色、上架等多道工序,制作出了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他們的作品包羅萬象,花鳥魚蟲、人物建筑、山川樹木……制作者的想象力展開了自由的翅膀。

班沙爾引進的省級非遺項目還有河湟鍋莊、河湟花兒、武術、戲曲等,均由省級或市級傳承人指導。非遺進校園活動使學生對自己和祖輩生活的這片土地產生了自豪感,對誕生于這片土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深深的熱愛。

進入班沙爾學校,映入眼簾的是一組非遺文化雕塑、一組大型鏤空皮影人物造型和一組戲曲臉譜造型。

班沙爾學校非遺項目負責人董有生說:“自湟中非遺走進班沙爾學校以來,校園就被一種濃郁的非遺文化氛圍包圍著,學生的言談舉止有了明顯的變化……學生們都在自覺地收集家鄉各種有文化價值的歷史故事,收集家鄉大闇門的故事、明長城的往昔,宣傳這些歷史文化以及保護遺址的知識;還搜集一些鄉風民俗、農諺俚語,并整理成冊,相互交流學習……”

學武術,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樣。

非遺進校園為班沙爾學校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的研發拓展了一片新的領域,就是把一些優秀的、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非遺文化滲透到學校的各類活動中,如在體育課中引進武術和鍋莊舞,在音樂課中引進青海花兒、戲曲,在美術課中引進農民畫、堆繡、面塑、戲劇臉譜等。非遺進校園豐富了各類學科的教學內容,讓課堂變得活潑有趣、別開生面,使學生感受到了非遺的獨特魅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一位教授曾經說過,非遺教育的目標,是通過生動的現場操作和體驗,幫助中小學生直觀地把握非遺背后的歷史文化知識。班沙爾學校開展的“非遺進校園”活動,不僅拓展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空間,提高了他們的知識涵養和綜合素質,也助推了學校辦學思想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廣。

班沙爾學校開展這項活動3年多來,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喜愛程度是老師們當初沒有預料到的。每一次活動中,學生都全身心地投入,“非遺進校園”也引發了學生對學科文化學習的積極性,班沙爾學校連續多年獲得“中考質量優勝”獎,年年獲得鄉村少年宮優秀組織獎。

2018年6月,在“湟中南佛山花兒會”第二屆花兒新秀選拔賽中,花兒學員李有才、馬玉成、王啟慧、白文欣晉級復賽,馬玉成進入決賽并獲得優秀獎,班沙爾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

班沙爾學校武術社團在教練陳生輝的帶領下也成績斐然。2018年至2020年,學員柴正軒、王佳樂、張存英、孔曉蓉在青海省第四、五、六屆“武術套路暨傳統項目錦標賽”及“湟中第四屆昆侖武術大賽”中,均取得較好的成績,班沙爾學校武術代表隊被青海省武協授予集體基本功三等獎。

2019年5月,班沙爾學校“堆繡工作坊”參加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榮獲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一等獎。2020年9月,在湟中區首屆中小學校園文化藝術節藝術表演類和藝術實踐工作坊中,藝術表演《戲曲表演》《鳳陽花鼓》《花兒與少年》榮獲優秀獎,《鍋莊舞》榮獲舞蹈類二等獎。

班沙爾學校非遺進校園項目在區教育局和文化體育旅游局的支持下,傳承流程和形式基本成型。2021年5月,班沙爾學校榮獲青海省文明辦、財政廳和教育廳聯合頒發的2020年度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先進單位”榮譽。2021年11月,班沙爾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客戶端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推薦

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非遺年味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資迅 57 2025-04-20

吃喝玩樂全免費!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12月6日將盛大開幕!文中領福利~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資迅 90 2025-04-19

學術講座│探索數字傳承之路,助力非遺文化傳播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資迅 100 2025-04-18

【藝術濰坊】傳承非遺文化,繡出來五彩人生——走近山東省工藝大師李銀鳳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資迅 67 2025-04-16

下鄉去|非遺潤童心 文化共傳承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

資迅 73 2025-04-15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大片 |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 日本www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一级白嫩美女毛片免费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精品麻豆经典 | 韩日三级视频 |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91精品成人 | 91精品在线国产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 18lxxlxx日本|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 免费鲁丝片一级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 avtt天堂网永久资源手机版 | 自拍在线| 日本免费在线一区 | 亚洲男人天堂2017 |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男人免费看片 | 欧美一级xxxx俄罗斯一级 | 国产免费亚洲 | 国产大片在线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台湾香港澳门三级在线 | 美女黄色在线看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 九九综合视频 | 国产tv在线 | 免费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欧美大片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拍拍拍拍拍 | 一级毛片视频 |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视频大片一区 | 99在线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