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盧氏縣:非遺過大年 民俗鬧新春
盧氏縣:非遺過大年 民俗鬧新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王萬紅 通訊員 崔麗娜
春節漸近,年味日濃。盧氏縣五里川鎮的文化活動熱熱鬧鬧開展起來,印年畫、蒸花饃、做新衣……品味的是年的味道,難忘的是鄉愁,人間煙火氣,幽幽年關客。
1月11日,由五里川鎮人民政府、五里川鎮河南村文化合作社主辦的“來門神局過大年”活動在河南村木版年畫基地正式拉開帷幕。廣大群眾聞訊紛至沓來,活動現場彌漫著濃濃的年味,熱鬧非凡。盧氏木版年畫非遺傳承人程海波正在揮毫潑墨,刻印木版年畫,以此迎福納祥,短短幾分鐘,一幅構圖飽滿圓潤,線條流暢細膩的年畫,躍然紙上,熠熠生輝。
“盧氏木版年畫在咱們村已有將近500年歷史,咱們河南村今年在木版年畫門神局開展了紅紅火火過大年,家家戶戶貼對聯文旅活動,印制有灶王爺、門神等文化產品,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為了更好傳承和發展盧氏木版年畫,目前我已經帶出了四個徒弟,他們都積極參與到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當中,為了跟上時代發展,我們把木版年畫與文旅進行了融合發展,開發了文創產品,讓更多人有興趣認識它、了解它、學習它、傳承它。”程海波說。
活動現場除了非遺體驗外,蒸花饃、做新衣、圍爐煮茶、趣味套圈、老式爆米花、冰糖葫蘆、特色豆腐等多種特色民俗體驗活動也同步進行,霎時間,小小的四合院成為了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參觀游客張杉說:“好多年過年都沒有這么濃烈的年味,今天非常開心來到五里川,既體驗了非遺文化木版年畫的制作,還參觀了很多民俗傳統,包括圍爐品茶、糖葫蘆、五里川豆腐,真的希望這些非遺文化以及民俗活動多多開展,豐富我們群眾的春節生活。”
“我們小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是蒸花饃,熱鬧的很,很有年味,今天鎮里把幾種民俗活動聚集在一塊搞,來了很多游客,有興趣的跟上我們一塊學習,一塊體驗一塊熱鬧。”河南村群眾馬向梅說。
據悉,“來門神局過大年”活動自1月11日啟動,將持續至農歷正月十五,活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以盧氏非遺代表性項目為依托,組織開展非遺文化、民俗項目體驗等,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讓群眾在家門口嘗鮮“文化大餐”,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也讓大家品味到了不一樣的“文化年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為此,五里川鎮將認真貫徹執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養和扶持,鞏固和壯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積極探索新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旅游融合發展,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合理開發利用,讓非遺活起來、火起來。”五里川鎮鎮長杜旭波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下一篇
央廣網天津2月14日消息(記者韓雨晨)隨著春節假期開始,天津市薊州區旅游市場逐漸火熱,民俗表演、非遺展示、互動游戲等各類新春主題活動陸續開展,吸引大批游客參與體驗。位于薊州最北端的黃崖關長城也游人不斷,景區將傳統廟會與國潮元素結合,打造《大
未來,學校將致力于打造“非遺大師工作室”,將文化傳承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中,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讓冰雪民俗從民間走進校園,從校園回到社會,與非遺大師共同承擔非遺文化活態傳承歷史使命。
青年們參觀時發出連連贊嘆,不僅驚嘆于民俗技藝的精美與高超,更贊嘆于非遺匠人的初心與敬業。通過學習工藝品的制作過程,深刻體會到非遺文化的精妙,青年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民俗和非遺傳承的重要性,紛紛表示一定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讓民俗文
陶濤)傳統民俗演繹、非遺文化展演、鄉村春晚演出……1月18日,南陵縣首屆非遺民俗文化節在何灣鎮精彩上演,為當地百姓送上豐盛的“文化年貨”。近年來,南陵縣著力打造非遺民俗文化新亮點,讓群眾全方位、零距離感受民俗文化風情,使文化傳承更貼近生活、
”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營造元宵佳節喜慶、祥和節日氛圍的同時,魏塘街道也非常注重發揚文明新風,現場設置了文明小課堂,由“文明小使者”現場進行文明微宣講,小朋友們只要回答正確小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就能獲得一次抽取文明盲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