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 07:21 | 溫州非遺
bianj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始于秦朝,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節日傳統習俗有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等。2008年6月,元宵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么,問題來了,溫州的元宵節都有哪些傳統民俗活動呢?
蒼南蒲城拔五更
省級非遺項目
活動地點:蒼南縣馬站鎮蒲城社區
舉辦單位:民間自發組織的民間民俗活動
活動簡介:“蒲城拔五更”是明代抗倭古城——蒲壯所城所獨有的一項大型迎春民俗活動,以民間信仰海神“晏公”為主要內容,至今已有數百年,除特殊時期外,年年舉行,代代相傳,從不間斷。其形式與廟會相近,娛神、娛人、人神共娛是其主要形式,祈求平安、豐收是活動的主要內容。
2007年6月入選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蒲城拔五更”每年自正月初四開始,一直鬧至正月十九方歇,前后歷時半個多月,整個活動環環相扣、高潮迭起,主要內容有:還杠還紅、訪民情、拔天申、鬧元宵、游四門、拔五更、搶杠、搶紅、搶(送)燈球等三十多個環節。其中最為熱鬧、最具特色的是元宵節前后兩天的鬧花燈、拔五更、搶杠、搶紅、搶燈球等環節。
泰順百家宴
省級非遺項目
百家宴——陳十四巡游踩街
百家宴——跑馬燈
百家宴——藥發木偶
活動時間:3月2日(正月十五)
活動地點:三魁鎮、雅陽鎮、仕陽鎮等鄉鎮
活動簡介:百家宴,源于祭春福,是當地族人“聚宗親,商族事,祈上蒼,保平安”的祭祀求福活動,深受百姓喜愛,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而得名。
泰順百家宴源于三魁鎮張宅村,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張氏族人每年元宵節祭祖后會舉辦“祠堂飯”,并邀請鄰村的外姓人參加,漸漸演變成了一個元宵節的固定項目,不管遠近,來的都是客,都可以參加聚餐。
泰順百家宴于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浙江省優秀傳統民俗文化鬧元宵習俗。近年來,隨著百家宴聲名遠播,舉辦鄉鎮越來越多,受眾范圍不斷拓展,活動節目精彩紛呈,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瑞安曹村元宵燈會
市級非遺項目
“神燈現,名士出”這句俚語已流傳近八百年。與之相關的“曹村花燈”與“中華進士第一村”的稱號儼然成為曹村的金名片。歷經多年的發展,曹村花燈文化旅游節已成為周邊市民在新春正月期間最為期待的盛會。
2018年曹村花燈文化旅游節燈會的亮燈時間為農歷除夕至正月十五,市民可提早安排賞花燈,盡量避開最后幾天高峰期。此次賞燈區主要以“耕讀文化、進士文化、宗教文化、十九大、中國夢”等為主題,在曹村鎮中、曹豳公園、叔遠路、武林路、曹馬線等繁華地段設置古典、現代等風格的花燈供市民觀賞。
農歷正月十三上午9時,2018年曹村花燈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將準時開啟,現場有精彩的文藝匯演、非遺展演及美食廣場。在曹村中學設立非遺項目展示區,精選全市30項非遺項目及傳承人進行現場展示展演活動。美食廣場,游客們可以在賞花燈之余享受各種特色小吃美食。
農歷正月十四:開蒙禮(下午1點)在花燈文化旅游節上將有一場別開生面的開蒙禮,適齡學童將身著漢服,由曹村鎮的學校老師或文化大家為其開蒙。
猜燈謎、做花燈(下午3點)。猜燈謎是傳統項目,此次將設置花燈燈謎與燈謎墻兩種猜謎方式。市民可掃描花燈燈謎上的二維碼即可進入微信答燈謎頁面,也可撕下燈謎墻上的燈謎至工作人員處進行答題,答對之后可獲得獎品。
周岙挑燈
市級非遺項目
活動地點:甌海區澤雅鎮周岙村
10:00 周岙挑燈論壇
14:00 評選花燈
16:00 猜燈謎
20:00 挑燈巡游
活動背景:周岙挑燈習俗見載于《周氏宗譜》,可溯至明嘉靖,是由民間自發組織的民俗活動。
周岙挑燈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舉行,全村挑燈巡游。據說是為紀念當地神靈石馬爺的壽誕而設,村民殺豬、宰羊、做食斛、擺路祭,祭天拜地,祈求五谷豐登,保佑國泰民安,宴請親朋好友。家家戶戶自正月初一起就開始扎制各式各樣的花燈,趕在正月十二將花燈制作完畢,次日白天主要是賞燈、猜燈謎、花燈評選,人們把做好的栩栩如生、五彩繽紛的紙燈掛在門口挑到街上,展示各自的手藝、絕活。
晚上則是挑燈巡游,幾千盞五顏六色的花燈在夜幕下的鄉間小道上綿延好幾公里,像一條光燦燦的巨大火龍在游動,挑燈色彩繽紛,形態各異,基本形狀有三角、五角、六棱、四方、八面等,種類有走馬燈、橄欖燈、船燈、蓮花燈等,場面非常之壯觀。
2007年,周岙挑燈被列入第一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茶山百鳥燈
省級非遺項目
活動地點:甌海區茶山街道
活動安排:3月2日(正月十五)
9:00-22:00 茶山老街非遺項目展示
13:30-16:00 泉川論壇
14:00-17:00 木偶戲、鼓詞演出,九龍燈表演,水上社戲
17:00-22:00 百鳥燈、竹絲燈、周岙挑燈、九龍燈等燈彩展
活動背景:茶山“百鳥燈”制作技藝歷史悠久,始于清朝道光,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茶山背依大羅山,是鳥類的天堂,茶山的布衣老百姓便借鳥的靈性,舉辦鳥燈民俗活動來祈福,一般在農歷八月十三左右,村民會制作各種各樣的鳥燈,懸掛在村中的樹枝上,然后進行“鳥燈”游行,來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和大自然和睦相處。
2011年,茶山百鳥燈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平陽縣“鰲江劃大龍”
國家級非遺項目
3月2日(元宵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鰲江劃大龍”將再次鰲江“遨游”。
“鰲江劃大龍”是鰲江鎮乃至平陽縣的一張國字號金名片,也是當地民間最為盛大的文化活動。2009年“鰲江劃大龍”亮相杭城,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非遺中心授匾“東方第一龍”;2014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相傳,“鰲江劃大龍”已有四百余年歷史。鰲江古稱“烏艚頭”,地因漁人聚集成市,民間匠人以竹編、紙糊等工藝制作大龍,在上、中、下埠巡游,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漸成習俗。
解放后,“鰲江大龍”曾經沉寂多年,2000年,為迎接新世紀到來,鰲江老人根據童年回憶和歷史資料,制作了第一條“鰲江大龍”;2007年為慶祝甌南大橋竣工,制作第二條“鰲江大龍”;2009年參加杭州非遺博覽會,在杭州制作第三條“鰲江大龍”;2009年在鰲江制作了第四條“鰲江大龍”,并在2010年元旦舉行“劃大龍”活動;為了迎接2012年農歷龍年,制作第五條“鰲江大龍”;2013年為了慶祝鰲江建鎮80周年,制作第六條“鰲江大龍”;2016年12月制作第七條大龍并于12月28日、2017年2月11日(元宵節)開展兩次劃大龍。
今年元宵節(3月2日),鰲江鎮將再次開展“龍游全城”劃大龍活動。
永嘉縣梅坦拔馬
市級非遺項目
梅坦地處永嘉偏僻山區,離縣城54公里。明朝中葉,農民起義軍首領劉七,曾讓人挑了許多擔鹽無償地送給缺鹽的梅坦村民,谷姓先祖為其捐資建了廟宇,還在每年元宵舉行拔馬活動,以此紀念劉七相公。
拔馬活動中的大白馬,高、長均為2.4米,下裝四個木輪,配上馬鞍、馬鈴。一個人在馬后推著,多人在前面拉著繩索跑,一路響著馬鈴,酷似真馬飛奔。
到了正月十四晚上,沿街各家各戶紛紛懸掛花燈,擺設香案,虔誠地恭候著。村中大燈棚里,懸掛著12盞大花燈。但見迎神隊伍鑼鼓喧天,彩旗飄飄,馬隊在前,旗牌在后,人們抬著劉七相公神轎,拔馬巡游。此外,村中還請戲班演戲,舉辦武術表演,一直到正月十七日結束,前后歷時四天。
文成縣元宵活動
文成-“放歌新時代 文化進萬家”燈謎大會文藝演出
1、“放歌新時代 文化進萬家”燈謎大會
地點:文成文化中心廣場
舉辦單位:縣圖書館、縣文化館、縣非遺中心、縣博物館、縣文明辦、縣文聯
簡介:包括猜燈謎、元宵文藝演出、非遺項目展示(黃坦糖免費贈送、糖畫技藝現場展示)。
2、巧做宮燈迎元宵——傳統宮燈制作
地點:博物館第二課堂
舉辦單位:文成縣博物館
簡介: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本次活動就是讓人們體驗傳統宮燈制作的樂趣,感受濃厚的元宵節氛圍。
3. 西坑鎮元宵舞龍
地點:西坑鎮西坑村、葉岸村、梧溪村、讓川村
舉辦單位:西坑鎮文化站
簡介:元宵舞龍一直以來都是西坑鎮的傳統民俗活動,旨在祈求來年五谷豐登、風調雨順、闔家幸福!該活動的世代相傳,不僅為當地的老百姓們送去喜慶歡樂,也有力地促進了充滿民間智慧和傳統情懷的優秀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鹿城區元宵活動
活動地點:松臺街道慶年坊社區齋堂巷。
活動內容:
7:30-09:30 免費品嘗元宵湯圓、猜燈謎等民俗活動。
10:00-11:00 觀看精彩文藝匯演。
11:00-12:30 元宵“長街宴”。
松臺街道慶年坊社區的長街宴于2010年開始舉辦至今,每逢快到正月十五時候,社區的居民們就自發組織,煮湯圓、猜燈謎、賞民俗、觀演出等傳統文化項目輪番上陣,到中午的時候,社區的小巷里擺滿了宴席,鄰里之間你來我往,觥籌交錯,大伙拉拉家常,熱鬧非凡。
(原標題《非遺賀元宵!全溫州最全的傳統民俗活動都在這里了!》,編輯 王艷瓊)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地舉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