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數字化保護的重視,利用微信小程序承載傳播非遺文化成為當今一個火熱的話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瑰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新時代情景下,到打造“互聯網+非遺”可以更好地傳承并煥發出它們獨特的魅力與價值,使非遺文化更加順應時代的發展。
如今,文化傳播最快捷的方式是通過網絡新媒體,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一對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特別是微信小程序,基于微信平臺10億用戶的龐大流量,對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設計一款非遺類小程序使十分有優勢的。
非遺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和趨勢
1)非遺文化產業可以助力鄉村振興,可以促進就業
非遺文化的壯大,可以讓非遺文化發源地得到更多的宣傳和推廣,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就業。
2)非遺文化開發與當地人文,生態環境的整體性保護
小程序推動非遺文化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非遺的重要性。因為目前,可能很多人身邊就有非遺的存在,但自己并不知道,從而沒有保護的意識。而小程序提供了互聯網+非遺”的多樣化保護與傳承方式,可以促進生態環境的整體性保護。
3)非遺保護和傳承的年輕化,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
微信小程序是年輕人活躍的平臺,如果非遺保護可以結合小程序的推廣,貼合年輕人的活躍場景,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其中,非遺保護和傳承也會呈現出年輕化的姿態。
小程序可以為非遺文化傳播帶來哪些發展?
場景化、沉浸式體驗
不同于小程序豐富的功能和形式,非遺公眾號或微博等其他媒體平臺,內容編輯以圖文編排為主,雖然也插入了視頻元素,但整體感覺單調枯燥,沒有充分發揮媒體對非遺文化的優勢。而小程序的開發可以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小程序可以在展現非遺文化是,提供場景化、沉浸式的體驗,充分調動用戶對非遺文化的興趣。
系統呈現非遺知識
非遺公眾號或微博等平臺發布的信息大都具有時效性,缺乏對非遺文化進行系統完整介紹,用戶獲取的信息呈現碎片化,容易造成理解片面,了解不夠深入的情況。相比較下,小程序不僅可以提供系統化的講解,各項功能還更加完善,融匯來圖文、視頻、直播為一體,更加成分調動用戶的各種感官,提升用戶對非遺文化的興趣,起到了加強非遺傳播的力度和深度的作用。
增強非遺社交性
目前主流的網絡視頻平臺普遍存在社交性弱問題,雖有部分可以進行評論,但大都以單向交流為主,沒有將龐大的用戶資源進行深度開發,人際交流不暢。而小程序可以提供“我與非遺文化”等一些列交流活動,讓用戶積極分享自己與非遺文化的故事和經驗,在社交中,傳播非遺文化。
非遺經過世代相傳延續至今,需要與時俱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非遺傳播的舞臺更大,不再以地區為界,而是擴大至全省、全國,甚至全世界。因此,非遺需要把握好這種機會,積極擁抱互聯網,展示非遺蘊含的內涵、魅力和精神,在當代傳承好、發揚好非遺。
舉報/反饋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