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目前國內非遺種類分為10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其中國家級非遺總計為3610項。
每一項非遺,都是國家的瑰寶,但是,目前非遺卻面臨著,傳承人年邁,無人繼承的現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為了找到問題之所在,進行了一個市場調查,根據調查顯示百分之60的人不知道非遺是什么,百分之20的人有聽說過非遺,但并不是很清楚,百分之15的人通過一些品牌對非遺有些了解,僅有百分之5的人能說出非遺相關的知識。
在詢問是否愿意學習非遺技藝,成為非遺傳承人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致表示不愿意,只愿意在休閑時間去體驗觀賞。
根據調查得出結論:
1.非遺文化的傳播需要更加的貼近生活
2.非遺文化需要與時俱進,與當下主流相結合
3.非遺需要增加商業化的屬性,不光要有一腔熱血,也要有吃飯穿衣
時代在進步,非遺文化也需要與時俱進,讓更多的人喜歡上非遺,熱愛上非遺。
“守護非遺文化,傳承人類文明”
五千年的傳承,我們每一個人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守護它,傳承它。
什么是非遺?
有人一聽說非遺,就覺得是個高大上的包裝,是個營銷噱頭,其實不然。
暫且不說文化背后所承載的民族、精神和政治意義,那些太大,太抽象,也離我們太遠。
之前看到過一種說法,很認同——
當你看到你父輩、爺爺輩代代相傳的一個老物件,一張舊照片,一個老技藝,你會涌現出一種懷舊的滿足感,你也會想起兒時的記憶和畫面,那種感覺讓你在被生活裹挾向前時,也會感激這一時一刻的感動。
文化存在的意義,就是激發人的感覺。我們是著重傳承,著重保護這項技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上一篇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