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康生活非遺同行”第四屆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辦,以影像力量再現傳統,用民間藝術傳承文化,展現了湘人的聰明才智和內涵豐富的湖湘歷史文化。本人有幸參觀了該展覽。原來,湖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竟如此豐富,真的是傳統文化賴傳承,歷史記憶譜華章,傳承堅守結碩果,弘揚發展綻芳華。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歷史記憶,也延續著民族的文化血脈。如今,非遺的保護理念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我們不妨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展出的作品。
一幅《傳承之手》,將湘繡、長沙粽編、菊花石雕、長沙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剪紙、皮影戲等6種有名的非遺項目制作或表演瞬間定格?!都で榫`放的鋼火燒龍》則把非遺項目“鋼火燒龍”的制龍過程和精彩表演集中在一起。
《抖音里的非遺》,再現了利用現代網絡手段宣傳展示瀏陽花炮制作技藝、菊花石雕、瑤繡婚禮服飾、古法造紙制作過程的情景?!豆臉乔按堤J笙的小伙》以雄偉的鼓樓及烏云翻滾的天空作背景,表現了小伙子吹奏樂曲時的歡快。
《土家吊腳樓營造技藝》表現了土家族村民修建吊腳樓的場景,頗具民族特色?!锻琳ゲ栌汀吩佻F了茶油的傳統制作工藝流程,讓人仿佛聞到茶油的清香?!犊缭角甑哪戤嫛肥菍╊^年畫這一重要畫種的再現和歌頌。
《古宅湘韻》表現了眾人圍觀舞臺上“劉??抽浴北硌莸那樾??!斗序v瑤鄉》表現了瑤鄉人觀看節目表演的喜慶熱鬧場面?!断獌畱颉费笠缰鴿庥舻拿褡屣L情。《朝圣畫卷》表現了信眾朝圣的虔誠?!断嫖髅缂毅y飾》表現苗族制作銀飾的工藝流程?!稊D油尖》則呈現了大人與孩子共同參與比智慧、拼力氣、增友誼的特色活動時的熱鬧場面。
在漫長的歲月里,湖南各族人民以其勤勞和智慧,共同孕育了多姿多彩且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上面提到的外,也有燒砂罐、手工制瓦、懷化牛溪土陶、制傘、打草鞋、木活字印刷、寶慶龍骨水車、壇下銅鑼制造技藝、武岡米花制作技藝、邵陽的藍印花布、灘頭手工抄紙等技藝傳承和演示。
還有衡陽界牌火燈節、放水燈、石羊走馬燈、燒寶塔、制作和表演香火龍、炎陵三人龍、大園草龍、耍板龍燈、跳香、地虎凳、木偶戲、上刀山、侗族咚咚推、珠梅抬故事、瀏陽文廟祭孔、巖鷹拳的表演。
也有洪江彈腔、土家族的咚咚喹、打溜子、辰河高腔表演、茶山號子、三棒鼓、衡州花鼓戲、芷江儺堂戲的演出。
還有農耕習俗、祭龍舟、游秋、土家族嘗新節、苗族打糍粑、過冬至、十八洞村的長桌宴等民俗活動。
數十項地方非遺展演和民間特色活動的攝影作品,表現了三湘大地民間異彩紛呈的非遺藝術帶給大家的濃濃生活情趣和難忘回憶。
據了解,截止于今年,湖南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3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21人,省、市、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145個,非遺傳承人4955個。此外,還有“昆曲”、“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湖南皮影戲”、“苗族趕秋”、“安仁趕分社”等6個項目與國內其它的同類項目一起,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次展覽,從參評的5600余件攝影作品中精選出100件作品入展,這些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奇魅力,用細膩的影像謳歌了那些為傳承、堅守、弘揚、發展傳統文化的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傳承精神,用充滿人文關懷的光影講述了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不斷融合、發展的感人故事。
筆者和許多參觀者一樣,心靈被這些作品觸動,我由衷感慨:非遺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每個華夏子民都有責任為傳承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貢獻一份心力。#文化藝術展#
下一篇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