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瀘州老窖1952獨家冠名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在CCTV-1開播,首期節目好評如潮,獲得近一周以來CCTV-1黃金檔季播節目收視第一,隨著節目的熱播,瀘州老窖1952的品牌聲量也快速提升。
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CCTV-1開播,探尋非遺的傳承創新之美《非遺里的中國》聚焦非遺的創新應用,透過非遺的傳承創新展現新時代的中國面貌,致敬非遺創新的歷史基因、活態傳承,講好非遺傳承的匠心故事。《非遺里的中國》第一季共11期,計劃前往11個聚集本地特色非遺項目的街區,沉浸式互動體驗非遺的傳承創新之美。首期節目在浙江拉開精彩序幕,浙江擁有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尤其是剛剛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中,浙江就有6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CCTV-1開播,探尋非遺的傳承創新之美撒貝寧、單霽翔、潘魯生、陳數四人組成非遺體驗團,在浙江省臺州市葭沚老街沉浸互動體驗多項浙江非遺項目,品嘗非遺美食,體驗余杭紙傘制作技藝、制茶技藝、翻簧竹雕、彩石鑲嵌等,并深入探尋非遺的創新之美。
跟隨節目,我們看到,7萬塊龍泉青瓷板,組合成251樘高達10米的青瓷屏扇,與宋風建筑的杭州國家版本館相得益彰。輯里湖絲可考的歷史距今有4200多年,它的高品質讓歷朝歷代都趨之若鶩。如今,輯里湖絲變身為可降解蠶絲骨釘、蠶絲硬盤、腦機接口。臺繡以針線為筆,勾勒出世間生活的種種美好,臺繡新文創展現著人們新的審美追求。銅雕技藝通過對傳統工藝的繼承創新,讓銅雕作品走出博物館和展覽館,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CCTV-1開播,探尋非遺的傳承創新之美值得一提的是,《非遺里的中國》與中國歌劇舞劇院達成戰略合作。這些非遺的創新活力和無限創造力,都將幻化為一場場非遺創新秀演,在一舞一曲中闡釋非遺所蘊含的東方生活美學。
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CCTV-1開播,探尋非遺的傳承創新之美《非遺里的中國》還將陸續走入其他非遺文化大省,用沉浸式體驗和真實互動,全景展現祖國深厚綿長的非遺文化之脈和繁華蓬勃的非遺創新應用景象。
歲末年初,CCTV-1滿屏新意、精品薈萃,為觀眾奉獻《非遺里的中國》《典籍里的中國》《美術里的中國》等文化節目大餐。CCTV-1元旦假期平均收視份額4.08%,創近9年來最高值。頻道觀眾構成更趨年輕化、高學歷化,其中15-24歲年輕觀眾在總體觀眾中的占比較上年同期提升24%,大學以上學歷觀眾占比同比提升19%。(轉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