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又稱“廣東大戲”,表演技藝包括“唱做念打”,即唱功、身段、臺詞、武打。 新華社發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世界遺產是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廣東有哪些世界級文化、自然遺產,有多少國家級非遺項目?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目前全球1154個世界遺產中我國有56個,占比為4.9%,涉及廣東有“開平碉樓與村落”“中國丹霞”。我國有42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球第一,涉及廣東的有粵劇、剪紙、中國針灸、皮影戲。而已公布的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1557個,廣東165個,占比為10.6%;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共3068人,廣東132人,占比為4.3%。
中國有56個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或者混合遺產)三類。廣義上而言,根據形態與性質,世界遺產分為物質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6月10日世界遺產總數有1154個,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和地區(部分世界遺產是不同國家或地區共同擁有)。其中,世界文化遺產897個,世界自然遺產218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39個。數據顯示,中國有56個世界遺產,包括38個世界文化遺產,14個世界自然遺產以及4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其中,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共計42個,總數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廣東共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個,為粵劇、剪紙、中國針灸、皮影戲。公開資料顯示,粵劇又稱“廣東大戲”,發源于佛山,后傳入廣西、香港、澳門等地,2009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廣東有165個國家級“非遺”
梳理發現,國務院先后在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21公布了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5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按照申報地區或單位進行逐一統計,共計3610個子項,其中廣東165個。國家文化主管部門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先后命名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計3068人。2021年12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公告取消了5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資格。截至2021年12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計3063人,其中廣東132人。
去年12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透露將開展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此前,廣東剛公布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15項。其中,43個為新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72個為前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也就是說,目前廣東共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65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16個。
管好用好“非遺”保護資金
在6月1日舉行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松透露,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口號是“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激發非遺活力 創造美好生活”“鄉村振興 非遺同行”。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的重點活動為“云游非遺·影像展”和“非遺購物節”。經統計,全國各省(區、市)在今年遺產日期間將舉辦6200多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其中線上活動達2400多項。
為了支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等開展保護傳承活動進行補助。2022年4月8日,財政部下達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梳理發現,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年度預算為82598萬元,其中廣東占比為4.8%。
6月2日,廣東省財政廳發布“關于安排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通知”,要求切實管好用好資金,加快資金撥付使用進度,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對照下達的績效目標做好績效運行監控,確保如期實現,財政資金發揮預期效益。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數據采集分析:袁炯賢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地舉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