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扇、棉絮畫、掐絲琺瑯……日前,新長寧教育培訓中心的非遺技藝體驗課程走進建青實驗學校,讓青少年們近距離感受傳統非遺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棉絮畫是以棉絮為主要原材料來制作圖畫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因其‘遠看似畫,近看似雕’且靈活多樣的特征,被譽為‘中國立體畫’?!毕挛?點,在建青實驗學校的教室,來自新長寧教育培訓中心的非遺教師趙楊,正給在場師生介紹中國非遺棉絮畫的歷史背景。
講臺下,建青學子們認真聆聽團扇、棉絮畫、掐絲琺瑯:非遺體驗課程走進上海長寧校園,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探究棉絮畫的世界。五顏六色的棉絮通過撕拉、包裹、疊加、鋪陳等技法,再精心粘貼到美術卡紙上……經過老師細心指導,學生大膽創新,融合了各自巧妙的構思,一幅幅富有童趣的棉絮畫作品躍然眼前。
“通過這次學習,我了解了非遺棉絮畫這門技藝,感受到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也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希望今后能夠學習更多的非遺技藝,了解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課后,一位同學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據了解,本次新長寧教育培訓中心共有紙鳶、團扇、棉絮畫、掐絲琺瑯4門非遺文化體驗課程走進了建青實驗學校。從非遺技藝的起源、歷史開始,向師生們詳細講解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及制作工藝流程,并指導大家親自動手體驗,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寓意團圓友善、吉祥如意,極具東方韻味的團扇備受建青學子們的喜愛;非遺紙鳶體驗課堂也吸引了不少同學參加;在體驗了掐絲琺瑯這項古老的工藝后,不少同學意猶未盡……
“通過非遺體驗課程走進校園,我們發現了不少青少年學子極富創造力,也看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給學生們帶來的積極影響?!毙麻L寧教育培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非遺技藝走進校園,讓學生們了解非遺、走近非遺,感受非遺魅力的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培養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促進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原標題《以棉絮作畫、體驗掐絲琺瑯…這些非遺體驗課程走進長寧校園》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