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位于南京秦淮區鈔庫街21號的秦淮·非遺館正式落成開館。該館是2023中國?秦淮666國際消費節重點打造的文博場館,集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銷、互動體驗、傳承交流、活化利用于一體,打造成為夫子廟核心區內一座文化新地標與非遺體驗新空間。
秦淮·非遺館總面積約7400平方米,總展陳南京本地以及全國范圍內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35項。非遺館共分為三層,其中二層為“中華天開交流區”,多位非遺傳承人現場擺臺將非遺項目活化展示,并設有非遺演出空間;一層為“雅俗天趣體驗區”,南京皮影、白局表演、投壺游戲……不同年齡段的游客都能體驗到自己感興趣的非遺項目。
非遺館負一層“百藝天逸展示區”則打造了一座沉浸式的數字體驗館“明潮那些事”,場景涵蓋繁華街市、手工互動體驗、探秘“劇本殺”等場景和項目。年輕人可以換上心儀的漢服,在沉浸式的場景中體驗一把穿越。
南京夫子廟文化旅游集團副總經理劉晶晶介紹,秦淮區自古是南京眾多“非遺”的肇始之地,是華夏眾多“非遺”的交匯之地,也是當代南京各類“非遺”的聚集之地。秦淮·非遺館選址夫子廟景區核心地段,目標打造省內“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的樣本,將非遺全面融入到旅游的六要素中,推動文、旅、商深度融合、高效聯動。據介紹,秦淮·非遺館建成后,將與夫子廟景區的運營聯動,開放時間從早上9點持續到晚上9點,讓海內外游客及南京本地市民隨時可走進“非遺世界”。
秦淮·非遺館同時掛牌“南京市非遺體驗中心”“秦淮區非遺保護中心”。江蘇省市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裴旭、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金衛東、秦淮區政協主席何素玉、秦淮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趙海為南京市非遺體驗中心、秦淮區非遺保護中心揭牌。
據悉,非遺館將承擔展示、體驗、活態傳承的領軍作用,目前已和300余位傳承人開展合作,館內專門開辟了大師工作室,非遺體驗、研學基地,目標讓非遺所蘊含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在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中不斷激發非遺的生機活力。
通訊員 秦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可/文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邵丹/攝
【閱讀延伸】
秦淮國際消費節精彩繼續,下月將推特色外擺
4月30日2023中國?秦淮666國際消費節舉辦,聚力開發方興未艾的“悅己經濟”,讓市民游客近悅遠來、樂享其間。秦淮推出一系列旅游文化及消費促進活動和相關舉措,以最潮流的文旅消費場景、最文化的游玩體驗,推動消費升級。秦淮·非遺館便是重點打造的文博場館。
消費節舉辦以來秦淮·非遺館亮相南京夫子廟:讓古老非遺“潮玩”起來,新街口、夫子廟、老門東等重點商圈、景區客流大幅增長,限額以上住宿業累計同比增長115.9%。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328.3億元,總量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長40.0%。端午假期,秦淮區準備了推出一系列旅游文化及消費促進活動,以最潮流的消費場景、最文化的游玩體驗,推動消費升級。2023中國·秦淮666國際消費節活動將貫穿全年,打造成近悅遠來、永不落幕、不斷升級的消費品牌。
端午假期,各大商場企業抓住618年中大促的契機,推出一系列消費促進活動。金鷹新街口店舉辦“夏日游園會”,聯合美妝、服飾、超市等專區推出系列折扣,更發布各類新品,如蘭蔻聯名 ,科顏氏聯名,嬌蘭的蘭花、櫻花新系列等。中央商場購直播間,中心店總經理親自帶貨直播讓利優惠。大洋百貨活動主題為“粽香端午節”,與美團聯合做出折扣換購,線上微商城推出秒殺、砍價活動。更有商家結合畢業季推出“憑準考證”系列活動,星巴克中央商場店憑準考證買一送一。7月,將結合全市夏季消費節,在正洪廣場、夫子廟景區、建康路1號試點臨時外擺,營造秦淮夏季消費氛圍。 秦萱 張可
校對 蘇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