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云報道“坐皮沙發,喝香片茶,聽何忠華。”一句話把老武漢人的生活態度概括的全面又接地氣。4月14日上午,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北小曲傳承人何忠華先生收徒儀式舉行湖北非遺傳承人何忠華收徒儀式在武漢舉行,現場高朋滿坐,齊聚一堂,琵琶聲響,小曲歡唱。
拜師會由省曲協常務副主席李建成主持,何先生親傳弟子吳健介紹新收徒弟個人情況,儀式共分為十個大項。既有傳統的拜師、叩師、謝師,又有新風的即說、即唱、即演!新老文化界朋友暢所欲言,共話小曲前世今生,共祝小曲皇后福壽安康,徒弟薪火相傳!省文聯副主席、省曲協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陸鳴代表省文聯、曲協領導致辭,何祚歡、張明智等老藝術家動情訴說師妹為人、藝術的崇高品德。
在拜師環節何忠華先生表示,湖北小曲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恩師的努力教導,此次拜師希望能以三鞠躬的形式來完成,在場的13位新徒遵照何忠華先生的意愿行禮拜師,何先生也為徒弟們送上《曲藝表演教材》,“這本書是我在藝校時的教材,里面的很多的湖北小曲都是我的師傅留下來的,今天把這本教材送給大家,希望各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將湖北小曲繼續發揚光大。”
新徒潘喜曾任武漢郵政藝術團曲藝隊隊長,此次拜何忠華先生為師他很有感觸:“何老師給了我一個美好人生,當年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何老師在劇團給了我一口飯吃,如果當時沒有何老師的幫助,我可能也沒有現在的樣子。”武漢漢派小品喜劇研究會會員萬偲琪也是此次新徒之一:“我想何老師這一次收徒也是希望在我們這一代能更好的發揚傳統文化,我也希望我們年輕人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坐著皮沙發,喝著茶,聽著湖北小曲。”
隨后,現場由徒弟陳君、吳姿霖、伍凌云、別燕分別展示何先生經典代表作《選妃》,傳統曲目《放風箏》,編排榮登央視的大作《漢腔楚韻唱湖北》,贏來陣陣掌聲,熱烈歡呼!最后,何先生表示:“感謝曲藝老前輩,各位來賓,感謝觀眾,希望小曲事業興旺,湖北大曲藝越來越好!”(湖北資訊廣播記者 陳勁松 通訊員 李智 楊絲涵)
這些漆扇不僅展示了青少年們的創意和才華,更成為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深刻體驗。漆畫扇的體驗不僅讓青少年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漆扇工藝的獨特魅力,在動手實踐中感受非遺文化的韻味,也提升了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智慧的楚人,每至此時都會在家門口掛上艾草、菖蒲等香草,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這是楚香最早、最原始的使用方法,所以端午節也是湖北的楚香節。端午天然合香香囊正是于此誕生。楚香非遺傳承人韓雪,自幼受家學影響,傳承韓氏楚香制作技法,結合中國香文化
活動不僅吸引了不少本地市民,還招徠了黃岡、黃石等周邊游客前來悅品美食、樂享生活。“希望這一系列活動能進一步傳播武昌魚文化,形成健康的經營性業態,同時進一步推動鄂州的文化旅游發展,把樊口武昌魚公園打造成為鄂州的一張叫得響能發光的城市軟名片。”
李重慶)臘月即將到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鄧村鄉茶農趁著農閑加工生產白菜豆腐乳。自古以來,鄧村人就有冬儲食物的習慣,確保大雪封山時食物能自足自給,制作豆腐乳更是每個農家的必修課。除了自己吃,鄧村菜葉豆腐乳還熱銷山外,在市面上“一壇難求”。“鄧
人民共享”的主題,武漢博物館聯合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舉辦常福曾技能大師工作室非遺藝術品入藏武漢博物館儀式。據介紹,此前,武漢博物館與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湖北省常福曾技能大師工作室)跨界合作開展的“糖藝塑瑰寶,匠心守傳承”系列活動已歷時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