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漢服、賞曲藝、品茶香……元宵節前夕的北京樂成國際學校,非遺文化大放光彩。2月3日,在該校舉行的“中國節”傳播非遺文化活動中,傳統戲劇、傳統醫藥,傳統手工藝和傳統服裝等民俗多彩的非遺體驗,讓不少學生近距離感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據了解,該校開展獨具特色的中國非遺文化活動,旨在激發孩子們無窮的創造力和學習熱情的同時,傳承和發揚中國非遺文化。
師生們在活動現場了解中國茶藝。在北京樂成國際學校今年的“中國節”活動中,開展了書法、漢服、茶藝、剪紙、針灸、面塑等10大中國傳統文化工作坊。獨具一格的工作坊引來不少學生、老師以及家長們駐足。在剪紙工作坊中,一把剪刀“剪”出別樣人生;在漢服工作坊,表演者衣袂飄飄,著漢服、行古禮,傳遞仁愛思想;在面塑工作坊中,千年的面塑手藝勾勒了惟妙惟肖的人物,歡笑聲、驚訝聲、稱贊聲不絕于耳。
師生在活動的義賣現場駐足。“我們邀請了多位中國非遺文化傳承人和藝術家,售賣他們的藝術作品,學校公益愛心社團也將發起義賣?!闭劶盎顒映踔裕顒影l起人及總策劃、北京樂成國際學校11年級學生李佳宜如此表示。她告訴記者,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此次“中國節”活動她希望和同學們進一步了解非遺文化及非遺文化傳承人。同學們也表示,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后將盡其所能地講好中國故事,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好,弘揚好。
“中國節”活動發起人及總策劃,北京樂成國際學校11年級學生李佳宜(左)在活動現場介紹情況。北京樂成國際學校中學部校長Mark Sullivan表示:“‘中國節’活動是一項以學生為主導并發起的項目,不僅與學校的使命和信念所連接,同時,學生發起活動的本身和我們給予學生的支持以及讓學生去實現這一想法的過程更為重要?!保ń洕請笥浾?高興貴)
【責任編輯:任昊】
上一篇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
高唐老豆腐是山東聊城高唐縣的非遺美食,素有”要長壽,吃豆腐”的說法呢!不管是建水豆腐的古法技藝,還是徽州毛豆腐的別樣風情;無論是高唐老豆腐的皇家典故,還是小蔥拌豆腐的清白品格,每一道豆制品美食背后,都承載著獨特的地方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