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29日,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是全國影響廣、規(guī)模大、規(guī)格高、項目多、品類全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記者梳理看到,從2010年至今,非遺博覽會已成功舉辦6屆,特色鮮明,活動豐富,成果豐碩。
6屆博覽會,見證非遺保護傳承與活態(tài)發(fā)展
非博會自舉辦以來,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有效地擴大了非遺傳承人隊伍,提高了非遺傳承人的技藝水平,豐富了非遺品類及項目。
首屆非遺博覽會,以“保護傳承、合理利用”為主題,提供700個標準展位,精選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進行演出,全面展示了我國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演藝資源的保護成果。
第二屆非遺博覽會,侗族大歌舞等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個國家級非遺項目驚艷亮相,突出了生產性保護特色、運河文化特色、海峽兩岸交流特色和齊風魯韻特色。
第三屆非遺博覽會,突出國際文化交流,設置國際項目展示區(qū),邀請了非洲木雕、蒙古國民間手工藝等國際知名文化項目參展,大家了解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也領略到國外文化特色。
第四屆博覽會,借力“互聯(lián)網+”模式,首次向社會推出網上信息平臺及資源數(shù)據(jù)庫;綜合運用虛擬現(xiàn)實等數(shù)字化技術,讓市民沉浸式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第五屆博覽會,提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最大程度體現(xiàn)趣味性和參與度,吸引了82萬人次參觀,網絡直播受眾近6000萬人次,網上瀏覽量超過一億人次。被市民、專家認為是歷屆文化類展會中策展水平最高、最有韻味的博覽會。
第六屆博覽會,緊扣新時代發(fā)展主題,助力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展銷結合,線上非遺網店銷量大幅增長,線下參展項目銷售火爆,吸引了義烏文交會等10余家國內知名展會專程前來招展,達成了一批合作意向。
濟南與非博會相互見證、共同成長
濟南與非博會相互見證、共同成長。自2010年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濟南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6屆,其中5屆由濟南市承辦,并從第四屆起永久落戶濟南。
濟南對非遺博覽會的積極爭取和精心籌備,體現(xiàn)了這座城市對非遺保護、對文化建設的重視。截至目前,濟南市共有省級非遺項目108項,其中民間文學類項目9項,傳統(tǒng)音樂類項目5項,傳統(tǒng)舞蹈類項目16項,傳統(tǒng)戲劇類項目10項,曲藝類項目7項,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類項目7項,傳統(tǒng)美術類項目14項,傳統(tǒng)技藝類項目29項,傳統(tǒng)醫(yī)藥類項目7項,民俗類項目4項。
另外,歷屆展會期間,濟南市秉持展銷結合的方式,定向投放惠民消費券,不僅為市民帶來一場文化盛宴的,也帶動經濟的發(fā)展,讓非遺成果在市場中運營、在生活中流轉,實現(xiàn)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即將舉辦,濟南也將進一步挖掘非遺力量、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加快推動博覽會展示成果固定化、常態(tài)化,使其更充分、更長久的發(fā)揮作用,成為對外宣傳的城市形象、文化濟南建設的亮點。
來源:天下泉城
宿州地理位置優(yōu)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chuàng)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shù)嘏e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