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2日訊(記者 柳鶯)非遺煥新生,國潮進行時。2月1日,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暨非遺論壇活動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項目傳承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非遺發展。中藥“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油紙傘、武漢面塑等3個武漢非遺項目參與“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
非遺論壇活動現場。 本文圖片均由巨量引擎提供
“煥新非遺”公益行動自2021年11月啟動以來,深入長沙、廣州、武漢、蘇州等多個城市采風,通過一系列扶持計劃,幫助全國數十名非遺傳承人及眾多非遺項目煥發新的生命力。去年,在武漢城市采風活動中,探訪了中藥“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油紙傘等非遺項目以及“80后”武漢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劉潔,現場展現了精湛的非遺技藝。
本次活動是該行動的收官之作,對一年多時間所作的工作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并對中國非遺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旨在發掘非遺的文化魅力,促進非遺商業化發展,讓更多非遺被看見、被激活、被傳承。
陳琨,收藏文化推廣人。(主持河南衛視鑒寶節目《華豫之門》十七年)
非遺論壇上,非遺傳承人、專家學者與媒體從業者就“非遺如何依托抖音等平臺,飛入尋常百姓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發布了《2022巨量引擎非遺白皮書》。
《2022巨量引擎非遺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155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抖音覆蓋率達99.74%,國家級非遺項目視頻播放量總數超3726億,被看見后沉淀下的點贊量超94億。
在潮宗街啟動的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中藥“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油紙傘、武漢面塑等3個武漢非遺項目參加此次影展。
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現場,參觀影展的人絡繹不絕。
依托于潮宗街的火爆人氣和深厚的藝術底蘊,參觀影展的人絡繹不絕。一位興致勃勃觀展的市民就向記者表示,自己家住潮宗街附近,知道有這樣一場影像展,便特地來看看。古色古香的街區與沉淀深厚文化的照片相得益彰,漫步街區、欣賞照片可以說是一場難得的享受。據悉,本次影像展將持續至2月5日。
“80后”武漢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劉潔影像。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一直以來,非遺都是中國文化建設領域的重心之一。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一項未曾間斷的事業,一代代非遺傳承人用精湛的技藝和滿腔的熱情守護著無數中華民族的瑰寶。
中藥“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油紙傘影像。
“非遺需要被看見,進而才能被了解、被熱愛。”巨量引擎相關負責人表示,“煥新非遺”公益行動正是通過凝聚政府、媒體、民間組織等多方力量,借助互聯網平臺力量,創新非遺保護與傳承,同時通過一系列扶持計劃和數字化、商業化運作,幫助非遺項目煥發新的生命力。
【編輯:肖翩】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舉報/反饋
關于征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公告征集韶山市級非遺項目,旨在加強韶山非遺保護工作,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紅色韶山貢獻力量。我們鼓勵各類具有韶山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非遺項目積極申報。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韓靜)6月6日,衡水市景縣景州塔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當地舉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端午粽飄香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大家品非遺、看演出,沉浸式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并將非遺與旅游發展、鄉村振興相結合,打造了一批非遺旅游、研學產品和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