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許多網絡平臺設置了春節非遺活動專區,集中展播非遺年俗視頻,并根據小年、除夕、初一、元宵等時間節點推出話題討論和直播活動,開展“網友最喜愛的年俗活動”網絡票選及“非遺我參與”技藝展示。這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非遺傳承實踐活動,讓群眾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為紅火中國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氣息。
非遺是文化的精華、智慧的結晶。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著難以言傳的意義、情感和特有的思維方式、審美習慣,蘊藏著傳統文化的最深的根源。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的項目有182項,位列全國三甲。平遙推光漆器、左權民歌、晉南威風鑼鼓、萬榮笑話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為人們津津樂道、廣為流傳。
非遺保護傳承,貴在創新方式。邁步新時代新征程,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正確處理好保護與傳承、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積極融入現代生活、展現當代價值。要堅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充分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代內涵,在繼承中發展,在保護中傳承,把發展非遺與推動文旅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等相結合,以國家、省級非遺項目為牽引,通過建非遺工坊、開展非遺文化節、搞直播、開網店等方式,推動非遺走向大市場,真正讓非遺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得到充分發揮,為促進就業增收,推動共同富裕注入新動力。
非遺保護傳承,從青少年做起。要大力推動非遺保護傳承進校園,全方位、全學段、全過程融入從幼兒園到大學直至繼續教育,以幼兒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教材體系,給青少年播下文化傳承的種子。要通過技藝、表演、傳說、習俗等表現形式,推動民族文化基因活化,持續增進廣大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引導他們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要著力構建非遺進校園協同機制,推動非遺管理部門、非遺傳承單位、非遺傳承人、社區、家庭、學校等,攜起手來,共建平臺,共促傳承。要提升各級教師隊伍的非遺素養,創設非遺環境,打造“互聯網+”非遺傳承體驗區,讓青少年在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體驗傳統文化之美。
非遺保護傳承,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做好非遺傳承保護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讓非遺活起來、火起來濃厚氛圍。
劉小偉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