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鍇躍 通訊員 黃晨發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Play Video
Play
Current Time 0:00
Loaded: 0%
0:00
Progress: 0%
Duration 0:00
Fullscreen
This is a modal window.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Text
Color
White
Black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Background
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Transparent
Window
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
Magenta
Cyan
Transparency
Transparent
Semi-Transparent
Opaque
Font Size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300%
400%
Text Edge Style
None
Raised
Depressed
Uniform
Dropshadow
Font Family
Proportional Sans-Serif
Monospace Sans-Serif
Proportional Serif
Monospace Serif
Casual
Script
Small Caps
Reset restore all settings to the default valuesDone
Close Modal Dialog
End of dialog window.
在潮汕民間,人們以煙花火龍表演來祈求平安興旺、吉祥如意。位于揭陽市榕城區西部的喬林鄉每年春節都有游龍、舞龍和燒龍習俗活動。游龍、舞龍一般在初一至初五舉行,燒龍表演則于初十夜舉行。2008年,喬林煙花火龍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日前,揭陽市榕城區喬南村連續五天舉行游龍、舞龍活動。
煙花火龍表演
隊員們高舉火龍,穿梭在煙火中
“起鼓!一號龍準備!”大年初一上午8時,喬南村中興祖祠里就聚集了近600名青年舞龍隊隊員。天公不作美,雨落不止,但一切照常進行。
三只彩鳳、三條龍一出寨門,隊員們熱情高漲,來了套“八字動作”。龍頭向左下方壓,隨后高高上揚,再次向右下方壓,隨后又高高上揚。如此往復,整條龍瞬間變得靈動?,F場村民和外地游客紛紛舉起手機,攝影留念。
冒雨游龍、舞龍
“龍頭被雨淋濕了,重了十幾斤?!?1歲的喬南村青年舞龍隊三號龍龍頭組組長林楚鵬已有近20年的舞龍經驗,被雨淋濕的龍頭重量將近40斤,他也能輕松駕馭。據林楚鵬介紹,今年共有600余人報名參加游龍活動,“喬南青年們都十分熱情!”
“近距離營龍,年味十足!”黃女士冒雨騎著摩托車來到喬南村,親身感受非遺的魅力和新春年味。
舞龍現場市民游客紛紛拍照
俗稱“燒龍”的喬林煙花火龍始興于明代,相傳源自明代少年神箭手林小龍一支火箭退賊兵,喬林寨鄉民便以“煙花火龍”的方式慶祝一方太平的民間傳說,從此衍為習俗,在當地世代相傳。
煙花火龍鱗甲、云朵,項下畫有太極圖案,龍身各節繪葫蘆、蕉葉等“八仙”之寶圖案
煙花火龍表演
“很精彩!年味很濃!”來自上海的陳先生和家人特意趕來潮汕,只為一睹潮汕民俗的風采。春節期間,他們一路上用相機記錄潮汕民俗——普寧英歌舞、喬林游龍、揭陽青獅……連連感嘆:“潮汕小孩太幸福了!從小就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長大。”
結束為期五日的游龍后,從農歷正月初六開始,村民便在三四十米長的九節龍具內,包括龍頭、龍身、龍尾以至龍眼、龍嘴、龍喉和龍須內,裝填和插滿各式煙花火箭。據喬南村、喬東村、喬西村發布的公告,正月初十晚上8時,三個村將分別在喬南玉器中心紅龍廣場、喬東小學前燈光球場和喬西廣場三地燃放煙花火龍。
游龍后,對龍身破損處進行“緊急修補”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春節這幾天,全國多地旅游市場迎來開門紅。在蘇州,猜燈謎、觀舞龍、逛市集,一系列充滿年味的新春游園活動讓這里的香山景區游人如織,日均游客量是去年同期近3倍。春節期間,邂逅非遺,體驗國潮成新風。
據悉,目前潮博館的布展工作正有序推進,計劃近期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未來,汕頭文化館將依托潮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傳統優秀非遺展示活動,為市民提供高質量、多樣化的文化服務,進一步營造一個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的良好氛圍。
各式各樣融合潮汕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潮味”主題文創產品,同樣“圈粉”。汕頭橄欖購也來到活動現場,助力特色文創產品傳播得更廣。汕頭“老字號”寶春茶傳承人陳靜瑩表示:“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融入了潮汕茶俗,比如‘茶薄人情厚’,通過茶文
在村民們的熱烈歡迎下,劉俊偉接過了打香火龍龍頭的位置,成為這場傳統非遺文化活動的核心人物,體現了他對家鄉文化的尊重與傳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鄉的文化傳承和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劉俊偉表示,能夠在元宵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回到家鄉,傳承非遺文
在潮陽剪紙這一非遺文化技藝的傳承推廣上,讓許遵英感到欣慰的是,現在潮陽不少學校都開設了剪紙課程,學習剪紙的小孩子也越來越多?!弊鳛槌标柤艏埛沁z技藝省級傳承人,許遵英坦言這是她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思考和積極實踐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