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京報轉型再出新文案:中國20種傳世名香竟出小樣,皆由非遺文化技藝傳承人制成!這背后是傳統媒體轉型新電商的嘗試與探索,也是“非遺+文創”商業化開發路徑的創意與融合。
“非遺+文創”,是彼此價值的相互挖掘,一次傳統技藝與商業開發的雙向奔赴。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地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中經歷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積累創造形成,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智慧結晶。而文化創意產業自興起以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影響了眾多國家、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并以獨特的形態和運行方式與其他產業發生廣泛而復雜的聯系。結合兩者,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意價值將其轉化為創意資本,不僅提升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同時也賦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活力。
在湖北宜昌,每每華燈初上,其三峽非遺in巷內管弦悠揚,樂音流淌。這里是宜昌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的成果展示,不僅推動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還實現了宜昌旅游由“賣山水”向“賣文化”“賣體驗”轉變。
當然,文化來源于生活,亦當歸于生活,促進非遺的創新發展,死守老辦法肯定行不通,而是需保持非遺的活態性特征,將其無形的技藝、知識、能力和有形的載體、工具、實物以及相應的文化空間等資源進行挖掘、整理與轉化,讓傳統文化遺產更有力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非遺的生活化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也只有在生活中促進非遺的自然發展,以非遺藝術營造出濃厚的生活美學,才符合潛在非遺需求者的生活現實。
同時,在此基礎上梳理出本地文化特色所在,在非遺內容、形式和載體基礎上進行創新,為技藝技能、工序流程、口頭知識等增添新的時代內容,并不斷豐富非遺的表現形式,合理改善其物化載體和工具手段,以此作為非遺傳承的文化依托。比如,日前潞琴藝術入選新鄉市第六批非遺項目名錄,潞王朱常淓中和琴實現故地重生,而同樣作為創建十二平均律的文化名人朱載堉,也曾在山陽之地斫木為琴,卻未得到重視和開發。
絞胎瓷、天目瓷、野王纻器、黑陶燒制……焦作市省級非遺項目目前已有80余項。期待懷川豐富文化資源早日由創意設計之路徑,讓非遺藝術煥發新生,為焦作高能級文旅發展增強新動能。(許偉濤)(來源:焦作晚報)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