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7日,文化和旅游部舉辦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介紹,目前,國務院已公布了五批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游部認定了五批3062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粵文旅宣圖/通訊員提供 匠心獨運的潮繡、端硯、廣彩瓷、潮州木雕、楓溪手拉朱泥壺,大俗大雅的潮州工夫茶藝,素有“南國紅豆”之稱的粵劇…… 8月25日,廣東省8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精彩亮相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金子松、
為慶祝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拉開帷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聯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基
轉自:央視網 飽眼福,添年味兒,1月31日(正月初十),天津市北辰區雙口鎮政府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搬到了群眾家門口,讓老百姓在傳統民俗中感受濃濃的年味兒和厚重的文化傳承。劉園祥音法鼓進行展演(央廣網記者 周思楊 攝)在雙口鎮中河頭村黨群文化廣場上,近百名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是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的一項重點文化惠民活動,以走進萬家、服務百姓為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動員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化活動,滿足基層群眾文化需求,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凝聚奮進新時代新
(記者 何佳欣 攝影報道)蜀錦、分水油紙傘、自貢彩燈、青神竹編、夾江年畫、德陽潮扇……12月30日,在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上,四川組織參展企業單位攜帶眾多四川“非遺”佳品和文創精品實物展出。 四川館 巴山蜀水孕育了無數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圍觀!國際青少年在都江堰感受四川非遺文化! 國際青少年四川非遺文化體驗之旅在青城見素山居舉行。來自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8名青少年通過體驗中國武術、美術、茶藝等項目,深度感受非遺文化。 “拓畫在我們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
四川歷史底蘊深厚,人文積淀豐厚,現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57個、“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64個。為充分展示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成就,發揮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優勢,展示蘊藏在民間的強大文化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圍繞“藝術鄉村”主題,
我國非遺景泰藍文化,僅有6位大師,你有幸收藏到他們的作品嗎 景泰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古至今,景泰藍就是皇家藝術。目前,我國景泰藍文化仍然在繼續傳承,但也因為景泰藍高超的技術水平,能夠達到頂級設計的大師卻寥寥無幾。據悉,目前我國景泰藍大師僅有6位。分別是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