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29):陳三五娘傳說、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園戲、高甲戲(柯派)、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打城戲、五祖拳、泉州(李堯寶)刻紙、惠安石雕、江加走木偶頭雕刻、泉州花燈、安溪竹藤編、永春紙織畫、德化瓷燒制技藝、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鐵觀音制作技
截至2022年11月29日,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象修飾相關的實
10月12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第八批廣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確認龍形拳、龍舟龍頭制作技藝、素馨花傳說、越秀山故事、粵語相聲、廣府傳統婚禮習俗、燒賣、腸粉、盆菜、白切雞、云吞面、竹升面等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共4
南都訊 記者 王美蘇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 10月12日,16屆2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第八批廣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確認龍形拳、龍舟龍頭制作技藝、素馨花傳說、越秀山故事、粵語相聲、廣府傳統婚禮習俗、燒賣、腸粉、盆菜、白切雞、云吞面、竹升面等第八批市級
今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發文公布了成都市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計52項,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八大門類,其中“成都皮影戲(崇州皮影戲)”等20項為擴展項目。 成都微雕 本輪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
原標題:傳承非遺匠心 成都市新都區舉辦首屆非遺文創周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新都區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2022年12月30日,2022年新都區首屆非遺文創周在成都市新都區啟動。 本次活動緊緊圍繞“推進文化
原標題:新版《成都市市級非遺名錄管理辦法》出臺 新版《成都市市級非遺名錄管理辦法》出臺 記者從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悉,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成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管理,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版《成都市市級非遺名錄管理辦法
中新網武漢6月9日電(記者梁婷)截至今年6月,武漢擁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16項,擁有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808人,各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7個,省級非遺傳承示范基地4個。記者9日從武漢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主場活動宣傳工作會上獲悉上述消息。
?掃描二維碼 關注懂茶帝公眾號 了解更多茶知識近年來,各種“大師”層出不窮,他們的“資歷”、“成就”被吹捧的天花亂墜,但不少人最終被證明是在招搖撞騙。 在咱們茶圈,也有一些人打著“大師”的旗號割著一波波的“韭菜”。 而根據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5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2020非遺年度人物解讀 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盤點過去一年中為非遺保護傳承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標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遺領域的重大事件,記錄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2020年,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史詩中,非遺人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在驚心動魄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