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8月28日消息(記者張慧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8月25日至29日在山東濟南舉行,圍繞“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這一主題,主會場設有“新時代新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非遺保護成果展、“欣欣向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通訊員 相麗眉 薪傳好時光,浙里幸福年。 河面上搭起水鄉社戲的戲臺,院子里紅紅火火糯香四溢,非遺市集上的酒香茶香羊肉香引來人頭攢動…… 當夜幕初降,紅燈籠掛起,在杭州臨平丁山河村“塘棲百匠”非遺工坊內,浙江省非遺春晚暨非遺過大年活
“臨”里共歡樂 “平”安幸福年。1月19日,浙江省非遺春晚在臨平區丁山河村“幸福的院子”舉辦,村民游客們圍爐而坐,品嘗老底子傳統年夜飯,觀看非遺特色節目展演,共享濃濃“浙里”年味。 活動現場 隨著五谷豐登、粢毛肉圓、紅燒羊肉、吉祥春卷、八寶飯等一道道非遺美食上
1月14日,由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河北新聞網承辦,各縣(市、區)文化和旅游部門協辦的“玉兔迎春——多彩石家莊 非遺過大年”系列活動正式開啟!活動將陸續推出“年味兒里的石家莊”非遺展覽,介紹展示剪紙類、美食類、花燈類、戰鼓類、戲劇曲藝類、舞龍舞獅類、拉
4月7日,“共推文化傳承、共享發展成果”一許昌市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非遺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建安區第三高級中學隆重舉行。 建安區第三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鄧付申對此次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介紹了近年來該校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情況。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遙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近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館)舉辦2022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季”體驗活動,通過打造線上H5平臺,整合優質非遺教學資源,為用戶提供非遺課程直播、非遺課件傳習等豐富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0項)。這是繼2014年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后,時
12月3日,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近期,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公布了調整后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共計3154個保護項目,其中,重慶44個。 記者注意到,最新調整后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重慶的有:走馬鎮民
川菜、火鍋、小面……獨具地方特色的美味菜肴,成了這座山水城市帶給世人最為奇妙的舌尖記憶。 來自重慶市文旅委非遺辦的消息,今(12)日,我市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了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申報工作。包括川菜、火鍋、小面等在內的30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齊齊
記者12月1日獲悉,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調整后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共3154個,其中重慶44個。 記者注意到,重慶入選單位,多是區縣文化館、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非物質文化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