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 “匠心”賦能“非遺”傳承 本報記者 尹曉軍 特約通訊員 王增智 近日,走進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職教中心,操場上彩條飄揚、人頭攢動,頂碗舞、打夯歌、面塑、樹皮木塑畫等“非遺”技能項目令人目不暇接,吸引眾多師生駐足觀看
一份技藝,一份傳承,一份堅持,一份守護……這些古樸精巧又底蘊深厚的山西非遺手工技藝品,無不鐫刻著深厚的歷史印跡,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憑實力圈粉,山西非遺好物名不虛傳。 黎侯虎 “中國第一虎”黎侯虎是發祥于山西省長治黎城縣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因黎城古稱黎侯國而得
南方日報訊 (記者/蔡華鋒 通訊員/粵文旅宣)為紀念中日邦交正?;?0周年,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辦,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匠心南粵 美美與共——中國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于10月18日起在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本次展
手藝人,是用雙手創造藝術的人。 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曾說:“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 這雙手,或許長滿干繭,也許彎曲不直,卻締造出屬于匠人的榮耀! 紀錄片《手藝與匠心》全景視頻展示手工藝匠人和非遺內容大師的歷史傳承,記錄制作工藝的
原標題:傳承非遺匠心 成都市新都區舉辦首屆非遺文創周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新都區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2022年12月30日,2022年新都區首屆非遺文創周在成都市新都區啟動。 本次活動緊緊圍繞“推進文化
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即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序幕,屆時,云南10項非遺項目也將亮相進博會。資料圖:傣族剪紙 進博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務實
11月6日至12月6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指導下,上海大學承辦的上海傳統工藝振興研修班、上海傳統工藝文旅融合研修班和長三角傳統工藝數字化建設研修班在線上開班。來自上海市、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的81名非遺傳承人參加研修培訓活動。
當技藝遇上創意 竹編遇上寬窄院 就成為生活里無處不在的舊時光情懷 ..... / 6月13日,道明竹藝公司受邀參加成都非遺寬窄院舉行的“愛技藝·愛生活”——2020寬窄非遺購物節,非遺道明竹編在成都寬窄巷子進行為期半個月的作品展示。穿越時空,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非遺文化,要讓年輕人了解、重視、愛上非遺,將博大精深的非遺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這個暑假,我們來到了阜陽市潁東區,進行主題為“巧手剪紙心向黨,匠心
新華社南寧1月23日電(記者黃浩銘、郭軼凡)一把磨得锃亮的刻刀,一個布滿鑿痕的木墩,灑落一地的碎木屑……在擺滿形態各異儺面的木制展架前,毛南族木雕技藝傳承人譚建新正在專心雕刻毛南族的儺面。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南昌屯,譚建新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