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韓海建
1月5日上午,在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洪家嘴鄉山下村衛生室,上饒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代表性傳承人湯穎祥和父親湯超才正在指導群眾用藥,幫助群眾治療頸椎疼痛,敷上“湯氏射火膏藥”。
制作技藝歷經130余年未斷層
“湯氏射火膏藥”傳統制作技藝是余干縣洪家嘴鄉山下村埋藏著一個傳承百年的中醫瑰寶。它的第一代傳承人是生于1886年清朝光緒間的湯瑩,得高人傳授中藥制作技藝,經他制作的跌打損傷,肩頸腰腿痛的膏藥能直達病灶、藥到病除,深得百姓認可,享譽民間。該制作技藝歷經130余年從未斷層,如今湯超才、湯穎祥父子系其第4代傳承人。
粹取本草精華11道工藝制作
走進山下村,第4代傳承人湯超才、湯穎祥的家中,藥材柜架上擺滿了用瓶子裝的藥酒,各種中草藥擺放在整齊劃一的格子里。“‘湯氏射火膏藥’藥材采集遵循‘采天地之靈氣,集草木之精華’于不同時節采集草木的不同部位,膏藥制作技藝貴在地道藥材、妙在傳統制作。”湯超才介紹,藥材的主要成分有三七、紅花、杜仲、附子、茯苓、蜈蚣、地龍、蝎子、防風、丹參、乳香、桃仁、麝香、海馬等20多種,射火膏藥系草本物粹取精華及古法制作11道工藝而成,采、挑、篩、磨、配、浸、熱、冷、晾、藏、檢等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這使得湯氏射火膏藥在百舸爭流的醫藥市場和百花齊放的中醫藥領域煥發著獨特的魅力。
成功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年,湯氏射火膏藥制作技藝傳承人湯穎祥被評為上饒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代表性傳承人。而說起這段非遺申報之路,實則歷經了不少困難。“最初申報時,有很多人質疑射火膏藥療效,為打消大家的質疑,我們直接免費讓大家體驗。經過體驗,不少患者病情有所緩解,最終也給予我們較高評價。”湯穎祥回憶道,在療效得到驗證后,射火膏藥草本古方歷史又遭到了部分人質疑。對此,湯穎祥父親湯超才帶著相關專家前往考察,找出相關古籍、物件以及了解其歷史的老人對射火膏藥古方歷史進行驗證。最終,傳承130年的射火膏藥草本古方歷經重重困難被政府認可,2020年6月,“湯氏燒傷膏”制作技藝被列為第五批余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名錄。
打造民間文化品牌 堅持造福一方百姓
“認真做好一件事,一輩子都不夠用,這也是非遺傳承人所共有的品質。”湯超才40多年如一日,甘于清貧在民間,不斷的用家族所傳,造福一方百姓。他希望,在自己這一代,將“射火膏藥”古老中醫藥制作技藝能更加系統完善的傳承下去,使之成為民間卓越品牌。
射火膏藥一劑良方,幸福天下百姓人。近年來,湯超才、湯穎祥父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踐行“善行天下”的理念,走進社區、鄉村和敬老院、養老院等地,讓更多的群眾體驗中國傳統醫藥,體驗余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射火膏藥”帶來的溫暖和健康。與此同時,他們還將“射火膏藥”產品服務、幫助到更多、更廣泛的群體。
“未來將以文化傳承帶動文化發展,促進文化傳承,打造民間中醫傳承卓越品牌,惠及更多的群眾。”湯穎祥信心十足地表示。他也希望,在自己這一代,古老中醫藥制作技藝的傳承能更加系統。
幾十年間重復做同一件事,有人會覺簡單而枯燥,湯穎祥卻不感厭倦。在他看來,“認真做好一件事,一輩子都不夠用,這也是中國非遺傳承人所共有的品質。”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
2、本平臺上市非遺藝術品的大宗線下交易適用本細則;5、轉讓申請:申請雙方提交《絕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交易平臺大宗轉讓申請表》(見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