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該項目涉及全國15個省(區、市)的44個國家級項目,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省級非遺工坊名單。經各市、省直管縣推薦申報、專家評審和會議審定和公示,認定36家單位為省級非遺工坊,安徽口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濉溪縣臨渙蔣家醬品廠入選。 非遺工坊是指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或
來自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下5米至8米深的黃河澄泥,經匠人之手,經20多道工藝,形成了一件件或色澤光潤、或造型古拙的藝術精品。黃泥古陶工藝歷經幾千年的傳承,至今仍在不斷發展、創新。菏澤就有一支團隊,為這一非遺技藝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草原上,藝人尕藏扎西(中)和同伴在彈唱格薩爾。新華社記者 陳 斌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文化繁榮成為這個時
手藝人,是用雙手創造藝術的人。 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曾說:“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 這雙手,或許長滿干繭,也許彎曲不直,卻締造出屬于匠人的榮耀! 紀錄片《手藝與匠心》全景視頻展示手工藝匠人和非遺內容大師的歷史傳承,記錄制作工藝的
每一座城市都有那么幾個博物館,或大或小,每一個博物館的定位不同展示的展品也不同,博物館已經成為了游客了解這座城市民族文化與歷史的最好窗口,想要更深入的了解這座城市,那么博物館必定要去走一趟。 在泉州,如果想要了解海絲文化,想近距離感受非遺之美,那么泉州非物質文
原標題:傳統非遺跨界新生、博物館IP文創亮相文博會 嶺南非遺“大秀”國潮范 郭奕輝正在創作潮州木雕作品。李嘉耀 攝 湛江吳川泥塑與天津泥人張南北泥塑藝人同場獻藝,四川三星堆博物館“考古盲盒”、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玩偶紛紛亮相……非遺傳人現場“秀”絕技,博物
泉州(29):陳三五娘傳說、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園戲、高甲戲(柯派)、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打城戲、五祖拳、泉州(李堯寶)刻紙、惠安石雕、江加走木偶頭雕刻、泉州花燈、安溪竹藤編、永春紙織畫、德化瓷燒制技藝、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鐵觀音制作技
編者按: 第44屆世遺大會在福州落幕后,中辦國辦印發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為此,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探訪福建非遺技藝系列報道,展示福建歷經
繼《來福建、享福味》文旅創意視頻之后,福建文旅再出新創意,將福建非遺與動漫IP巧妙結合,推出福建首部非遺動漫創意宣傳片。 本片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調動Z世代年輕人全新的興趣共鳴,將年輕人喜愛的二次元文化和傳統非遺文化完美結合,為破圈開創新方向,并通過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