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歲月的洗禮 五千年情感的積淀 五千年智慧的凝聚 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 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韻情懷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歷史傳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所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
原標題:春節到延慶 市民可體驗18種非遺技藝 新京報訊(記者曹晶瑞 陶冉)1月7日上午,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在八達嶺鎮石峽村啟動。啟動儀式上,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舉行了授牌儀式。 非遺授牌儀式。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202
原標題:廣東再添“世界級”非遺 用非遺文化帶動茶產業發展 制茶師傅演示潮州工夫茶制作技藝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潮州工夫茶藝為重要組成部分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欣怡 蟻璐雅 通訊員 粵文旅宣 潮宣 北京時
原標題:【非遺科普】非遺是什么呢? 近些年有個詞很火,聽起來也高大尚,那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但是,非遺是什么呢?今天,匠小川給各位扒一下。 非遺項目在浦東手造博覽會活動 說的通俗點,非遺是這個意思:‘ “非遺不是秦磚漢瓦 但它是秦磚漢瓦的燒制
2022年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 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并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
原標題:30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是一個多的國家,悠久的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遺產。截至2013年12月,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已達37項,成為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下面盤點你必須知道的30項中國
簡介摘取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此致感謝。 第一批非遺國家名錄收取: 370 壯族織錦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 壯錦歷史極為悠久,壯族先民在漢代織出的“斑布”就是其前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廣西羅泊灣漢墓的七號殘葬坑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廣西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單的公示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根據《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動我區傳
山東省菏澤市單縣有一種傳統非遺美食——馓子,別稱“寒具”“食馓”等。2021年,源于該縣黃崗鎮的“黃崗馓子”被納入菏澤非遺代表性項目。如今,“黃崗馓子”的招牌在單縣隨處可見。 馓子采用純棉籽油和優質小麥精粉為原料,經過十道工序精心加工制作而成。每天下午3點作坊
1.世界級非遺項目(1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 (1).西安鼓樂 2.國家級非遺項目(10項)國務院命名 (1).西安鼓樂 (2).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3).楮皮紙制作技藝 (4).戶縣曲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