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
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并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今天接續(xù)上篇,給大家介紹43個非遺項目中剩下的7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1個優(yōu)秀實踐名冊。
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NO.1羌年 列入年份2009年
羌年是中國四川省羌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日期間,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禱繁榮,在釋比(神父)的細心指引下,村民們身著節(jié)日盛裝,舉行莊嚴的祭山儀式,殺羊祭神。
NO.2黎族傳統(tǒng)紡染織繡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黎族傳統(tǒng)紡染織繡技藝是中國海南省黎族婦女創(chuàng)造的一種紡織技藝,它集紡、染、織、繡于一體,用棉線、麻線和其他纖維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
NO.3中國木拱橋傳統(tǒng)營造技藝
列入年份2009年
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tǒng)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接并構筑成極其穩(wěn)固的拱架橋梁技藝體系。
NO.4麥西熱甫 列入年份2010年
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維吾爾民族中間,流傳著麥西熱甫。完整的麥西熱甫活動包括一系列豐富的習俗和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戲劇、民間藝術、雜技、口頭文學、飲食及游戲。
NO.5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
列入年份2010年
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發(fā)展于中國福建省,它使具備水密隔艙的海輪建造成為可能。如果航行途中一兩個船艙偶然受損,海水不會涌進其他船艙,而船也會繼續(xù)漂浮。
NO.6中國活字印刷術
列入年份2010年
中國的木活字印刷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術之一,經過刻字、撿字、排字等程序后進行印刷。活字書頁拆解之后可以反復使用。
NO.7赫哲族伊瑪堪
列入年份2011年
伊瑪堪是中國東北部赫哲族人民世界觀和歷史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伊瑪堪用赫哲語敘述,采用詩歌和散文的形式,由許多獨立曲目組成,描述部落聯(lián)盟與戰(zhàn)爭,包括赫哲族英雄戰(zhàn)勝惡魔和入侵者的故事。
三、中國非遺之優(yōu)秀實踐名冊(1個)
NO.1福建木偶戲后繼人才培養(yǎng)計劃
列入年份2012年
福建木偶戲是我國木偶表演藝術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為提線木偶與掌中木偶兩種。其表演技法精湛、傳統(tǒng)劇目和音樂唱腔豐富、偶像造型藝術精美絕倫,形成了完整的表演體系。
本次給大家介紹的非遺項目主要是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個和優(yōu)秀實踐名冊1個。
至此,目前43個非遺項目就全部給大家介紹完了。希望各位青少年朋友和家長們跟我們一起關注中國非遺傳承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
——關注青少年兒童服務創(chuàng)新——
文字來源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新華社等
圖片來源丨網絡平臺搜集、整理
文章編輯 | 橙 子
文章排版丨 一 一
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宿州地理位置優(yōu)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chuàng)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
高唐老豆腐是山東聊城高唐縣的非遺美食,素有”要長壽,吃豆腐”的說法呢!不管是建水豆腐的古法技藝,還是徽州毛豆腐的別樣風情;無論是高唐老豆腐的皇家典故,還是小蔥拌豆腐的清白品格,每一道豆制品美食背后,都承載著獨特的地方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huán)境職業(yè)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