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7000年前,也就是古埃及人還沒有建造金字塔的時候,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這便是絲綢的雛形。 此后,絲綢織品技術一直被我們所壟斷,并通過綿延的駝隊不斷外溢傳到西方,這就是后來的絲綢之路。 經由絲綢之路,我們向西方運輸的不僅有絲綢、茶葉和瓷器,還
抗疫縮影在一剪一刻間栩栩如生,女子出嫁在長長畫卷上工整唯美。持一把剪刀,便可在一張紅紙上躍動出一場絕美的指尖芭蕾,這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的魅力。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優酷打造的年度文化傳承創新節目《指尖上的非遺》日前上線播出,該節目以非物質文化遺產
秀女拈針錦線長 纖纖玉指領馨香 一根繡針、一團彩線、一塊繡布 彩線輕引,針尖“生花” 一針一線在指尖盡顯芳華 這一期 讓我們一起走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麻柳刺繡 指尖上的非遺 麻柳刺繡是流傳于 麻柳、魚洞、臨溪、小安等一帶的刺繡總稱 是一代一代親族傳承發
■ 本報記者 王迎春 簫聲悠悠,非遺傳情。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的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以下簡稱檳榔谷)三月三廣場,鼻簫傳出動聽的黎家小調,引人走進美妙的非遺之旅。 2月1日,春節黃金周已過,但人氣和熱度不減,一批批“錯峰游”游客紛至沓來
11月10日是第五屆進博會的最后一天,天山路街道“張書嘉海派面塑保護傳承工作室”創始人張書嘉受邀來到“上海非遺客廳”,通過面塑展示和互動體驗,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發現、感受面塑這一“指尖上的非遺”的魅力。 上午9點,“上海非遺客廳”開門迎客,作為非遺面塑第三代
儲物柜、箱包、坐墊、拖鞋、燈罩、擺件……位于博興縣錦秋街道灣頭村的大自然特色草柳編工作室內,款式別致的各式實用家居、時尚裝飾品琳瑯滿目。 “不走尋常路”的店主人王貴芝,將無限迸發的創意借助一雙巧手,實現“萬物可編”。其中,就包括前不久在首屆“振興傳統工藝·魯班
恰逢新學期開學之際,第二十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特設“兒童光影閱讀區”,展示了當前兒童閱讀的一個新面貌,即發揮技術的優勢,高效地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的情境。 為此,樂讀帶來了他們應用于校園和社區的雙語閱讀產品,為0~6歲的孩子設計了“互動閱讀”“親子游戲”“創意手工”“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9月16日至2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明天就要開展了,文旅博覽會展館已經基本搭建完畢,按捺不住內心的期待,山東文旅頻道記者提前進去探班,一起看看有什么創意產品。 巨幅剪紙驚艷博覽會 本次博覽會在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5日訊 9月16日至2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明天就要開展了,文旅博覽會展館已經基本搭建完畢,按捺不住內心的期待,我們提前進去探班,一起看看有什么創意產品。 巨幅剪紙驚艷博覽會 本次博覽會
圖為揚州建搓背館,活態傳承揚州搓背技藝 “揚州傳統搓背術”作為揚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當下如何傳承揚州搓背技藝,15日,揚州市休閑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劉廣明告訴記者,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搓背培訓班已開班,第一批30名學員在揚州搓背館參加現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