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紅紙 一把剪刀 一雙巧手 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剪紙世界 躍然眼前 6月28日,蒙古族青年歌唱家烏蘭圖雅走進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牧勒非遺工坊”,通過“快手”直播向海內外網友介紹“敕勒川非遺剪紙藝術”和“敕勒川文創產品”,數十萬網友收看了直播,并且詢問“敕勒川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目前,中國已經有京劇、中醫針灸、活字印刷術等39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數位居世界第一。你可曾了解?昆曲昆曲,發源于江蘇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許多地方劇種都受到過昆劇
圖為揚州建搓背館,活態傳承揚州搓背技藝 “揚州傳統搓背術”作為揚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當下如何傳承揚州搓背技藝,15日,揚州市休閑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劉廣明告訴記者,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搓背培訓班已開班,第一批30名學員在揚州搓背館參加現代護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5日訊 9月16日至2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明天就要開展了,文旅博覽會展館已經基本搭建完畢,按捺不住內心的期待,我們提前進去探班,一起看看有什么創意產品。 巨幅剪紙驚艷博覽會 本次博覽會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9月16日至2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明天就要開展了,文旅博覽會展館已經基本搭建完畢,按捺不住內心的期待,山東文旅頻道記者提前進去探班,一起看看有什么創意產品。 巨幅剪紙驚艷博覽會 本次博覽會在
恰逢新學期開學之際,第二十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特設“兒童光影閱讀區”,展示了當前兒童閱讀的一個新面貌,即發揮技術的優勢,高效地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的情境。 為此,樂讀帶來了他們應用于校園和社區的雙語閱讀產品,為0~6歲的孩子設計了“互動閱讀”“親子游戲”“創意手工”“
儲物柜、箱包、坐墊、拖鞋、燈罩、擺件……位于博興縣錦秋街道灣頭村的大自然特色草柳編工作室內,款式別致的各式實用家居、時尚裝飾品琳瑯滿目。 “不走尋常路”的店主人王貴芝,將無限迸發的創意借助一雙巧手,實現“萬物可編”。其中,就包括前不久在首屆“振興傳統工藝·魯班
11月10日是第五屆進博會的最后一天,天山路街道“張書嘉海派面塑保護傳承工作室”創始人張書嘉受邀來到“上海非遺客廳”,通過面塑展示和互動體驗,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發現、感受面塑這一“指尖上的非遺”的魅力。 上午9點,“上海非遺客廳”開門迎客,作為非遺面塑第三代
■ 本報記者 王迎春 簫聲悠悠,非遺傳情。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的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以下簡稱檳榔谷)三月三廣場,鼻簫傳出動聽的黎家小調,引人走進美妙的非遺之旅。 2月1日,春節黃金周已過,但人氣和熱度不減,一批批“錯峰游”游客紛至沓來
天津北方網訊:“買的買,捎的捎,賣藥糖的又來了!”“哎——新蘸得的———去核紅果大糖堆兒!”當津味吆喝“撞上”元宵佳節,您的兒時回憶是不是又回來了?昨天,紅橋區和苑街道小劇場里回蕩著曾經在老天津衛街頭巷尾常能聽到的商販吆喝聲,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津味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