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古鎮“三月三”廟會。(劉波 攝)
龍年“三月三”廟會,海曙鄞江古鎮好戲連臺。4月10日,商貿物資交流會在海曙區鄞江鎮澄浪潭路正式舉行,奏響鄞江“三月三”廟會的前奏。該交流會將持續到4月14日。為方便市民參觀廟會,到鄞江的公交車每日增加40班次,有興趣的市民可前往參與。
活動現場設置傳統非遺美食展銷區、非遺工藝展銷區、旅游產品熱賣區以及日用百貨、服飾服裝綜合性展區等近600個攤位,集合多種多樣的各地民間小吃、地標產品,讓市民游客以食為媒,了解寧波非遺美食的技藝之美,感受中華傳統飲食深厚的文化底蘊。
現場數百個攤位綿延約1500米,其中一半以上是美食攤位,比如臨海大餛飩、朝鮮打糕、韓式鐵板豆腐、燒仙草、重慶酸辣粉……寧波美食當然必不可少,有奉化水塔糕、灰汁團、手工麻糍、糖糕以及各種各樣的“糯嘰嘰”。
除了煙火氣,還有生活氣。廟會里,有不少農戶把自家種的蔬果以及各種海鮮干貨也擺了出來,甚至還有攤位出售衣物和日用百貨。
更好玩的是,廟會上還有“開心套大鵝”的游戲攤位。這個攤位非常吸引人,幾乎每個路過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駐足觀看,很多人也會一試身手。當然,套中大鵝的人并不多。
鄞江它山廟會源遠流長。唐朝太和年間,因易旱易澇,大批田地作物沒有收獲,鄞西人民叫苦連天。王元暐(wěi)出任鄮縣縣令后,便決心建筑它山堰。公元831年,王元暐生日那天(農歷十月初十),它山堰開工奠基,至第三年農歷三月初三,王元暐夫人程氏30歲壽誕,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后人為紀念王元暐夫婦,每年于“三月三”“十月十”舉行廟會。每逢廟會,附近村民以及明州城商販都會來此趕集、看戲。
本次廟會主題為“儂好鄞江”,包含四個篇章,分別是“春天里,齊樂龍龍”“尋非遺,遇見儂”“它山行,龍行龘龘”和“傳承薈,龍咚鏘”。除此之外,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將于本周末在它山堰西路、廊橋一帶舉行。
海曙非遺鄞江古鎮“三月三”廟會。龍年“三月三”廟會,海曙鄞江古鎮好戲連臺。鄞江它山廟會源遠流長。每逢廟會,附近村民以及明州城商販都會來此趕集、看戲。本次廟會主題為“儂好鄞江”,包含四個篇章,分別是“春天里,齊樂龍龍”“尋非遺,遇見儂”“它山
1、“一部甬城史海曙非遺,半部在月湖”海曙非遺,在這方土地上海曙非遺,文化的厚度生活的溫度,孕育出獨具海曙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節當天,還推出寧波府城隍廟非遺展,趙大有升陽泰手工麻糍,中國結香袋制作等傳統美食傳統技藝的非遺。2、在此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