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編的印象中,
“非遺名錄”一直都是“高大上”的,
但這次,它變了。
6月10日,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公布,
迅速沖上熱搜,
原因無它,
僅僅因為這波名錄,
真香啊!
螺螄粉、沙縣小吃、
米粉、果脯、臭豆腐、胡辣湯……
統統榜上有名!
連嗦粉的快樂都是“國家級”的了!
跟小編說說,
你最喜歡的小吃是什么呢?
看完這份非遺名錄
為大河北驕傲
這次河北省上榜的有14個
邢臺市南路絲弦
滄州黃驊市“賈氏青萍劍”
定州市“定州緙絲織造技藝”
定興縣“定興書畫氈制作技藝”
大名縣“小磨香油制作技藝”
灤州市“灤州地秧歌”
沙河市“沙河皮影戲”
灤南縣“樂亭大鼓”
保定市“孫氏太極拳”
饒陽縣“饒陽刻銅”
保定市徐水區“劉伶醉酒釀造技藝”
保定市清苑區“清苑傳統制香制作技藝”
承德市“腰痛寧組方及其藥物炮制工藝”
張家口市蔚縣“蔚縣打樹花”
一起來看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附: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
(共計185項)
一、民間文學(共計12項)
二、傳統音樂(共計19項)
三、傳統舞蹈(共計13項)
四、傳統戲劇(共計9項)
五、曲藝(共計18項)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共計27項)
七、傳統美術(共計17項)
八、傳統技藝(共計46項)
九、民俗(共計24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共計140項)
一、民間文學(共計9項)
二、傳統音樂(共計8項)
三、傳統舞蹈(共計9項)
四、傳統戲劇(共計14項)
五、曲藝(共計2項)
六、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共計13項)
七、傳統美術(共計22項)
八、傳統技藝(共計36項)
九、傳統醫藥(共計11項)
十、民俗(共計16項)
(國家政府網站、資訊網)
作者/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班春勸農”發源于遂昌,是我國傳統農業文明中的迎春文明表現形式。事實上,“班春勸農”得以煥發活力,離不開遂昌長期以來對傳統農耕文明的宏揚,以及對“班春勸農”人類非遺品牌的打造。
漿面條由此成為中原地區特別是河洛一帶深受百姓喜愛的面食。洛陽漿面條簡稱“漿飯”,其核心元素是發酵而成的酸漿,上等的酸漿湯色乳白,稀稠均勻,酸度適中,口感幽香。漿面條有葷有素,做法多樣。老雒陽面食制作技藝是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彭惠)8月2日至3日,“非遺保護與客家傳統村落振興”主題研討會在贛州召開。來自上海、廣東、福建、四川等地20余位全國知名的非遺領域專家與我市非遺工作者、傳承人代表等一道,共謀推動非遺保護與客家傳統村落振興融合發展新路徑。
全國多地依托文化館、非遺傳習所或在景區、街區等組織非遺市集、展演展示等活動,讓“老技藝”與“新玩法”碰撞出別樣精彩。在此舉辦的陜西省首屆“守藝人”傳統手工技藝非遺大展上,鳳翔木版年畫、安塞剪紙等55個三秦底蘊濃郁的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為人們呈
閆強表示,非遺技藝要守正創新,要傳承和保護的是文化,對于非遺技藝的形式、內容的創新,并不會改變其本質,非遺傳承人的使命就是要讓非遺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