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民眾圍觀工藝美術大師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作品?!$婌健z
中新網重慶10月26日電 (記者 鐘旖)“匠心——重慶市首屆工藝美術大師和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精品展”26日在重慶美術館開展。100位重慶市市級及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的188件優秀工藝美術作品在展會上亮相,其中不乏斬獲大獎的力作,讓市民一飽眼福。
據介紹,重慶市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3個、代表性傳承人59人;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07個、代表性傳承人951人,涵蓋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文學、音樂等類別。
圖為民眾圍觀工藝美術大師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作品?!$婌?攝
在工藝美術方面,重慶主要有雕刻工藝、漆器工藝、抽紗刺繡工藝、編織工藝等11個大類300多個品種,目前共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人,行業大師6人,重慶工藝美術大師192人。
重慶美術館(重慶畫院)書記、館(院)長王發榮說,舉辦此次展覽,是為了穩步提升工藝美術和非遺保護傳承水平,提高各類傳統工藝和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展覽水平,不斷加大工藝美術和非遺傳播普及力度,進一步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和工藝美術事業及產業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秘書長王海濤在致辭時說,此次展覽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對重慶市非遺保護工作都是一次創新。從專業技法和學術研究來講,是一次良好的結合和互補,也是一次對非遺保護、傳播形式的探索。展覽可促使工藝美術大師和優秀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就作品直接交流,就靈感可直接碰撞,就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相互借鑒,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和良好的平臺。
圖為現場展出的工藝美術大師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作品。 鐘旖 攝
73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璧山微刻”傳承人潘啟慧帶著《中國道教文化經典》作品參展。只見長33厘米、高13厘米的面積內,雕刻著由老子《道德經》全文構建的“紫氣東來”四個字,還刻有中國古代名畫《八十七神仙卷》。“工藝美術是個綜合藝術,但此前很多人并不了解?!迸藛⒒壅f,首屆展覽的舉辦,對行業人員而言是種鼓勵,希望更多人通過展覽了解工藝美術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據悉,本次展覽是2022重慶都市藝術節自辦主體活動之一,由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重慶美術館、重慶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渝中區文化和旅游委、解放碑CBD承辦。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11月6日。(完)
(中國新聞網)
10月1日至8日,“2020天地世界音樂節”薈萃國內頂尖非遺音樂大師,引入“國潮”音樂元素,從上海輻射全國,文商結合為受眾帶來高品質藝術體驗。
人民共享”的主題,武漢博物館聯合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舉辦常福曾技能大師工作室非遺藝術品入藏武漢博物館儀式。據介紹,此前,武漢博物館與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湖北省常福曾技能大師工作室)跨界合作開展的“糖藝塑瑰寶,匠心守傳承”系列活動已歷時三個月
廣州市級剪紙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著名工藝美術大師韓艷把自己編著出版的廣東省首本剪紙歷史著作《廣州剪紙非遺史》現場捐贈給了海珠區全區的中小學校和文化單位。廣州剪紙是嶺南文化藝術瑰寶,是廣東傳統工藝美術廣東剪紙的主要代表。
6月8日,2024安居古城端午非遺龍舟會在有著上千年歷史的重慶市銅梁區安居古城精彩上演。安居古城端午非遺龍舟會包括非遺龍舟文化活動展演、天下安居·火龍非遺實景演出、傳統民俗活動匯演3個板塊。6月8日,2024安居古城端午非遺龍舟會在有著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