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西是個好地方——活力撫州】南豐傳承非遺文化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江西是個好地方——活力撫州】南豐傳承非遺文化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連日來,我縣各地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多種形式傳承傳統文化,從中汲取奮進力量,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日前,在縣附小的舞蹈房內,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南豐儺舞《我跟阿公學跳儺》的基本動作。
縣附小四年級4班學生吳晨宇說:“因為我覺得跳儺舞很有趣,跳起來也很有力度,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所以我才來參加這個儺舞興趣班的,還有就是我想讓儺舞發揚光大,不想讓更多人遺忘它。”
據了解,縣附小通過選招有學習儺舞興趣的學生成立"儺舞表演"社團,讓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南豐儺舞。社團建立以來,不僅經常開展校內演出,還多次受邀參加校外各級各類演出活動,這既為熱愛儺文化的孩子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也切實提升了南豐儺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縣附小音樂老師邱傳芳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對文化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那么作為儺文化特色學校,我們也是將儺舞文化融入到校園節目和教學課堂,讓學生在濃厚的儺文化氛圍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無窮魅力,在興趣盎然的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教育與熏陶,實現了非遺保護與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機銜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接下來,我們將以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不斷創新儺文化作品,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儺文化,加入到其中,讓南豐儺舞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我縣是遠近聞名的“中國儺舞之鄉”。南豐儺舞,俗稱“南豐跳儺”,因其動作簡樸、剛勁,極具原始舞蹈風格,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全縣共有儺班160多個,儺舞藝人2000多人。近年來,我縣通過夯實跳儺基地,激發儺舞藝人積極性,組織專家學者開展研究,舉辦跳儺展示活動等方式,使南豐儺舞得到較好地保護和傳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
記者周茜報道:近日,江西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名錄分為九大類別,共72個項目。為弘揚江西優秀傳統文化,省文化廳2016年啟動了第五批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工作。
7月19日,“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開幕,市民們紛紛前來打卡。7月19日,“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暨榆陽區第二屆文化旅游啤酒音樂節在榆林瑞豐生態莊園正式啟幕。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