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恰逢母親節,姑香社區的孩子們在愛心小屋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母親節活動。
活動邀請了20組家庭,媽媽和孩子共同體驗了中國四大名秀—蘇繡。位列四大名繡之首的蘇繡,就是以蘇州為中心,包括蘇州各地工藝品的總稱。蘇繡的歷史源遠流長,它廣泛吸取顧繡的特點和長處,逐漸從作坊里孕育出一朵更為奇艷的鮮花。為了讓孩子們更了解蘇繡文化、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董老師在教授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了一下蘇繡的相關知識,包括起源、歷史發展以及刺繡的手法和技巧。在場不僅小孩子聽的專心,連家長們也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向老師請教問題,現場學習氛圍甚是濃厚。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蘇繡的主要藝術特點是圖案工整絹秀,色彩清新高雅,針法豐富,雅艷相宜,繡工精巧細膩絕倫。就蘇繡的針法而言,極其豐富而變化無窮,共有9大類43種,主要有齊針、掄針、套針、施針、亂針、滾針、切針、平金、打點、打子、結子、網繡、冰紋針、挑花、納錦、刻鱗針、施毛針、穿珠針等等,采用不同的針法可以生產不同的線條組織和獨特的蘇繡藝術表現效果。
聽完這些后,孩子們的眼睛似乎都亮了起來,拿起繡花綁架都躍躍欲試。接下來,老師就為孩子們示范了刺繡的具體繡法。其中,刺繡的時候老師提醒孩子們一定要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找好位置,一針到位。老師教孩子們穿針引線,可別小瞧這個步驟,每一根線的長短粗細都會直接影響作品的呈現。孩子們圍在老師旁邊,生怕錯過每一個小細節。家長們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比孩子們還要認真。
或許只是一片簡簡單單的花瓣,但他們卻懷揣著對中華國粹的敬畏之心,一針一線、謹慎有序的繡著,繡出的不僅僅是一片花瓣,還繡出了對母親的感謝和比花朵更艷麗多彩的中華非遺文化的未來。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
1月10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平遙古城舉辦2025山西省“非遺賀新春”推廣活動,活動發布了《山西春節民俗非遺圖鑒》,數百項“山西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將為游客帶來一個體驗感十足的“非遺春節”?!渡轿鞔汗澝袼追沁z圖鑒》發布活動發布了《山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