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東新區高橋鎮小學,上海絨繡、高橋松餅制作技藝、太極拳傳習的非遺技藝特色社團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前來參與體驗。“老師會先把制作步驟詳細地講解一遍,再讓我們動手嘗試,”三年級的張靖瑤儼然已經成了高橋松餅“小達人”,她繪聲繪色向記者介紹起了包酥、開酥、插皮子、包餡成型等一步步的具體制作方法。這正是高橋鎮抓住非遺保護傳承“流量密碼”的鮮活一幕:不但年輕的參與群體數量龐大,還將美育與非遺巧妙融合了起來。就在今天,高橋鎮啟動了升級版的“非遺在校園”項目,將構筑起學校、社會、非遺傳承人等多元化非遺保護傳承格局,共同促進高橋的非遺傳承。
自高橋鎮啟動“非遺進校園”項目以來,各項非遺技藝傳習班已陸續覆蓋全鎮11所中小學當中的8所,3代傳承人接力傳授技藝,6132名學生參與學習,1530幅作品創作完成。今天,“非遺進校園”升級為“非遺在校園”抓住非遺“流量密碼”!浦東高橋啟動“非遺在校園”,構筑多元保護傳承格局,從原先的興趣班、體驗課等初級模式,升級到具備“項目多樣化、團隊特色化、傳習系統化、平臺一體化”等特點的專業模式,完成蛻變。五大非遺項目傳習基地落戶8所學校。除了高橋鎮小學建立高橋松餅制作技藝體驗基地,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高橋實驗中學建立本幫菜傳統烹飪技藝體驗基地之外,上海海事大學附屬職業技術學校建立了上海絨繡傳習基地,已出版《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跟我學絨繡》;在首屆“黃炎培杯”中國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暨非遺職業教育成果展示會上,社團成員徐慧和趙靜繡制的《瑞士冰川火車》獲得三等獎,作品《玫瑰花》《小天使》獲得優秀獎;《非遺文化傳承教育在中職的實踐與探索——以海大職校絨繡社團為例》的教學研究榮獲第二屆“黃炎培杯”中華職業教育非遺創新大賽教學成果三等獎。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實驗小學建立了太極拳傳習基地,開設“龍太級”社團,將高橋的市級非遺項目“太極拳”與體育運動相結合,致力于打造“非遺+體育”的精品展示團隊。此外,高橋中學、育民中學建立上海絨繡基地,上海市凌橋中學建立太極拳傳習基地,明日之星幼兒園則建立了高橋營造技藝體驗基地,開展親子體驗活動。
今天的活動還打開了一個傳統的工藝美術和非遺技藝結合的新模式:將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專業資源優勢與高橋絨繡傳承人傳統技藝相結合,開展“名家與大師對話”,就“傳統手工藝振興及創新”進行了交流。活動中,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與上海東岸絨繡藝術研究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非遺傳承保護領域,結合當下年輕受眾群體時尚化、年輕化、追求個性的審美趨勢,探討藝術品合作、文創品研發、非遺主題IP設計等創作,加快實現非遺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將來非遺項目的產業化積累更多成功經驗。“面向未來,絨繡這一非遺的傳承保護要進一步走向藝術,走向生活,”上海大學上海美術院副院長、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章莉莉告訴記者,“借助此次合作,我們的老師和學生會組成研發團隊走進高橋絨繡、了解高橋絨繡的現狀,同時也會邀請高橋絨繡的傳承人來到校園,了解整個設計研發的過程,最終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當代絨繡生活用品,也希望受到更多老百姓的喜愛。”
與此同時,“高橋紅領巾宣講團”也在今天成立,首批成員分別由育民中學、高橋鎮小學、保稅區實驗小學組成,是一個以青少年志愿宣講為特色的長期實踐項目。宣講團將立足學校、社區、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高橋老街“九館一房”,用學生們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用好用活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講述學生們眼里的高橋,從小立志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高橋歷史文化的傳承者。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下一篇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季亞群作為非遺手工布藝傳承人,將工作室搬入金企(北京)科技集團河北省殘疾人新業態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手把手教授聽障學員技藝。非遺布藝助殘項目不僅為殘疾人提供生計,更重塑其社會角色。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
從省文化和旅游廳官方網站獲悉,在最新公布的山東省非遺特色旅游線路和非遺旅游體驗基地名單中,淄博市博山陶琉非遺特色旅游線路成功入選省非遺特色旅游線路,淄博市陶琉國藝館居省非遺旅游體驗基地名單榜首。
漿面條由此成為中原地區特別是河洛一帶深受百姓喜愛的面食。洛陽漿面條簡稱“漿飯”,其核心元素是發酵而成的酸漿,上等的酸漿湯色乳白,稀稠均勻,酸度適中,口感幽香。漿面條有葷有素,做法多樣。老雒陽面食制作技藝是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