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傳承】傳承歷史的龜山硯手工雕刻
據《九九硯譜》記載,龜山硯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市有歷史記載最早的硯臺。在 2006年,龜山硯手工雕刻技藝入選為泰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龜山硯制作原料是“龜血石”,分布在寧陽縣鶴山鄉龜山、鶴山南麓,儲量極少,分布不 均,以軟硬適中、溫潤、細膩、嬌嫩聞名,做成的硯臺易于發墨,研出的墨汁晶瑩光亮,書寫 流暢,不易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龜血石”經“敲”聽其聲、“摸”感其溫、“浸”察 其色,十余道工序精心挑選后,手工雕刻制作成硯臺,具有堅而不頑、柔中有剛、滑不拒筆、 澀不滯墨等優點,且上布黃金斑點,縱橫銀線,有“研筆如銼、化墨如油,隔宿不漏”之美譽 。
龜山硯手工雕刻技藝第五代傳承人曹文代介紹,龜山硯的制作工序分為選坯(色澤磚紅, 敲擊有咚咚聲,手感滑膩,呵氣而潤者為佳)切割繪畫雕刻(粗雕、精雕) 打磨打蠟(將石蠟均勻涂抹)?!艾F在很多年輕人對于硯臺制作都不感興趣,以前都是一 代傳一代,現在只要愿意學就免費教授,讓傳統手藝傳下去?!辈芪拇f。為了更好地傳承這 門技藝,曹文代會定期去學校進行授課,現場展示龜山硯手工雕刻技藝,受到孩子的喜愛,同 時增強孩子們的非遺保護意識。
非遺傳承,任重道遠。曹文代談起傳承,責任感溢于言表:“傳承人首先要傳真,就 像我做龜山硯,硯石要真;第二要傳精,把精湛的技藝傳下去;同時還要傳實,這是 一種精神,就是做人實在、手藝扎實、心態純正?!?/p>
來源:泰山文化傳播
版權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需注明!僅用于學習交流,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1月26日至2月3日,安徽供銷年貨大集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舉行,在1000多家商戶中,非遺手作專區格外受到歡迎。安徽省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廬陽剪紙傳承人楊曉紅正在制作一個立體的春字剪紙?!背藛螐埖募艏?,還有將剪紙封在陶瓷杯、保溫
漿面條由此成為中原地區特別是河洛一帶深受百姓喜愛的面食。洛陽漿面條簡稱“漿飯”,其核心元素是發酵而成的酸漿,上等的酸漿湯色乳白,稀稠均勻,酸度適中,口感幽香。漿面條有葷有素,做法多樣。老雒陽面食制作技藝是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5年1月15日,圓通西路社區寒假托管班開展了以“趣味醒獅,傳承非遺”為主題的醒獅制作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讓孩子們動手實踐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的醒獅文化,培養他們的藝術興趣和創造力。醒獅手工制作對孩子們不僅是傳統技藝的傳承,更是一
全國多地依托文化館、非遺傳習所或在景區、街區等組織非遺市集、展演展示等活動,讓“老技藝”與“新玩法”碰撞出別樣精彩。在此舉辦的陜西省首屆“守藝人”傳統手工技藝非遺大展上,鳳翔木版年畫、安塞剪紙等55個三秦底蘊濃郁的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為人們呈
閆強表示,非遺技藝要守正創新,要傳承和保護的是文化,對于非遺技藝的形式、內容的創新,并不會改變其本質,非遺傳承人的使命就是要讓非遺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