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五一,成為近四年來最熱鬧和沸騰的一次。據文化和旅游部3日公布的數據,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在旅游目的地方面,國內傳統熱點旅游城市北京、杭州、大理等熱度不減。非遺、文化類的活動,在這個五一也成為重要的體驗、游玩和增長知識的方式之一。
在杭州的小河公園,有近400年歷史的刀剪品牌張小泉,就展開了一場非遺與公益疊加的、別開生面的體驗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回歸生活,是實現非遺傳承的重要途徑。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并為之驕傲,在4月28日-29日的五一前夕,張小泉與方回春堂兩個百年非遺老字號品牌強強聯合,將非遺技藝帶入尋常人們生活中。
(張小泉“剪出多樣人生”公益活動現場)
活動以“剪出多樣人生”為主題,現場設有非遺手作風箏體驗區、方回春堂端午手作香囊體驗區、創意手作花藝扇體驗區、藝術裝置打卡區、義賣區等多個活動區域。在活動中勞動節動手剪出多樣人生 張小泉持續弘揚非遺文化踐行公益,參與者不僅可以深度體驗張小泉不同用途的剪刀產品,制作各種創意手作,學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通過購買公益包為公益事業獻出一份愛心。在收獲快樂的同時將公益愛心傳遞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的一個核心環節就是“星星的孩子”專場以及用戶體驗專場,普通游客可以通過購買張小泉和方回春堂聯合推出的公益包,即可預約報名參加現場手作體驗活動。公益包內有一把張小泉便攜剪刀和方回春堂端午香囊手作材料包,公益包售賣的所有款項都將通過專屬渠道匯至杭州慈善總會,為社會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使用張小泉剪刀制作香囊)
(踴躍參與張小泉“剪出多樣人生”公益活動)
香囊是我國民俗之一,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并有驅蟲、辟邪、安眠、保平安、傳達思念的功能和寓意。體驗活動中,方回春堂的手藝老師手把手教授大家中藥香囊制作技藝。先用張小泉剪刀將一片片五顏六色的多彩布料修剪成圓形,再用中草藥充填并用絲線將其縫合起來,最后再給頂部加上一只憨態可掬的小兔子作為裝飾,瞬間讓這枚香囊顯得格外的靈動乖巧。
(非遺手作風箏體驗區現場)
風箏對于大眾來說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只見過或放過風箏,可能從未親手做過風箏。這次體驗活動中,參與者可以沉浸式體驗非遺風箏手作,學習了解非遺文化的同時擁有一個自己專屬的風箏。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及杭州市風箏制作非遺傳承人——程迪申在現場傳授制作非遺風箏的技巧,將“扎、糊、繪、放”這四大傳統風箏的制作技藝教授給大家。
(參與者制作非遺風箏)
在制作風箏的過程中,一把趁手的剪具,可以助力參與者更輕松地進行風箏形狀和細節的修整。現場提前準備的張小泉剪刀,讓風箏制作的參與者更加得心應手。
(公益活動現場大家在匠師指導下制作花藝扇)
現場另一個有趣且充滿創意的環節,就是花藝扇。張小泉邀請的花藝新匠師——嚴正老師,教大家如何創意制作一把帶著花香的小扇。他將現代花藝與實用的生活工具結合到一起,讓原本平平無奇的一把蒲扇,經過張小泉修枝剪的修剪和創意組裝,變成一件實用又獨特的藝術品。
五一勞動節,張小泉與用戶共同動手,倡導和弘揚勞動美德。同時在傳承非遺文化的過程中,關注社會不同群體,為“星星的孩子”打開生活的另一扇窗,體驗多樣人生,彰顯品牌專業的同時,也傳遞了品牌溫度。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
2023年10月11日晚,商學院杜永紅教授在2128多媒體大教室舉辦了以“數字時代下非遺文化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講座,旨在探討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如何結合新媒體更好地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7月7日,“傳奇隊”實踐團在達德小學帶小朋友們聆聽感受拓印、團扇、纏花的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獨特制作。義教重在提高小朋友動手能力,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什么是非遺文化、為什么要傳承非遺文化,更讓小朋友親自動手體驗非遺文化之美。對非遺文化的傳承,
旨在多方探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法律保護之路,也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接著,西安交通大學的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負責人劉麗娜從非遺法律風險、非遺創作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法律見解。